系列专题:《跟商界大亨学用钱之道:有钱好好用》
郎咸平一度也想在北京置业,但是他很快发现,每个月在北京居住没有几天,与其空着房子等自己来住,不如每次抵京租酒店。他的想法很务实,北京很大,他来北京如果在西边讲课,再回到东边来居住,路途时间花费起来不划算。实际上,他到北京讲课,大都是一天六七个小时,再加上各方友好的饭局,到家也都是午夜时分,倒头便睡。本来,也有人建议他买一个精装修的物业,家具电器一应俱全,租出去能够有七八千元一个月。可是郎咸平自嘲道:我也算是个公众人物,做房东还要催租管修水电什么的,实在太不适合,这个钱,不赚也罢。 当然,郎咸平也有地产投资很成功的时候。那就是在2000年初,香港地产市道低迷,他买入了尖沙咀机场铁路旁边的超高层项目擎天半岛那个160平方米的单位。有趣的是,这个项目后来价值攀升,让按揭购买的郎教授这笔投资回报丰厚,以首期投入计算超过百分之一百绰绰有余。这倒是再次证明,在香港靠"砖头"(香港俗语对房产的代称)赚钱,分分钟比起靠"人头 "(智力)收益强啊。
![第32节:买到合适房可不容易(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02923714722.jpeg)
推销员买楼歪打正着 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剧作家阿瑟米勒2005年去世。这竟勾起了保险讲师老宋的一段心事。此位大师在国外享负盛名,但新一代年轻人,恐怕知之不详。毕竟他在汉语范围内,只有两件事比较有娱乐性,第一,当然是他经典作《推销员之死》,大众即使没有看过,也听说过;第二,是他娶了性感的偶像玛丽莲·梦露为妻。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少,羡慕的人更多。 《推销员之死》,在美国被不少大学列为教科书,亦是戏剧发烧友必须看过、读过,甚至演过的指定剧目。老宋第一次看《推销员之死》是在80年代初期,还是小宋的他刚好到香港探亲,心中仍然有着一份文学情怀,所以咬牙花了80港元门票,算是大出血。 至今20年了,老宋除了难忘的第一次海外买冰箱大件带回去经验,就是主角临死前的一段台词印象深刻。老推销员的大意是,他辛辛苦苦为家庭挨了这么多年,得到的,只是家庭中所有分期付款的物品刚好供完最后一期。最后一期,也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段戏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当时老宋的亲戚,刚刚分期付款买下一个单位,年期是25年,老宋第一天还想,外国的银行这么好,愿意一次借那么多钱给穷人买楼。看完这出戏,他就觉得25年真是长啊,用半辈子还钱的感觉真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