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守财理财经:幸福女人必修的经济学》
云儿在成都,开了一家电脑公司。事业有了点起色,但感情方面却倍加苍白,结婚前她与丈夫恋爱了六年,六年的磨合让这段感情彼此疲惫不已,可因为惯性或其他说不清的原因,还是领取了结婚证。她并不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丈夫的不思进取等性格,让她抱怨不已,但她又无法离开他。这么多年的共同生活,已经让他们之间的关系融化成了一种类似亲情的感情。

云儿的生活并不差,有自己的公司、房子、车子,她可以尽情地享受着自己所想要的生活,泡吧、旅游是家常便饭,舍宾、SPA更是她的生活常态。她虽然有苦恼,但不能说她生活得痛苦。她的生活方式对于处在最底层的晓雪来说,几乎完全是另一个阶层的世界。 晓雪的幼年很不幸,不到五岁父亲就因意外逝世了,母亲承受不住打击而精神失常。她的求学过程也充满了困难,小学时因缴不起学费差点辍学,是全班同学的捐助让她把小学念完的,勉强上完初中,她便外出打工。 晓雪结婚极早,才去广州不久,在工厂里认识了她的丈夫,便草草结婚。晓雪的丈夫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打工仔,他们的日子一直过得很紧。结婚没多久,他们便有了第一个孩子,于是她不得不放弃工作回家生孩子带孩子,日子越发过得窘迫无比。 去年夏天,我们三人聚了一次。晓雪对我们很是羡慕。她说她的孩子已经五岁了,可丈夫还想要一个,于是她回到了千里之外的乡下老家又生了一个,现在小的孩子一岁多了,丈夫却失业了半年。她想出去打工,可多年的底层民工生涯,让她的身体超负荷劳动,落下了一些不大不小的毛病,她已经承受不了那种工作的压力。而且流水线上的工作让她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来带孩子,工资也低得只够勉强维生,一大一小两个孩子要吃饭、要上学……还很年轻的晓雪,早已让生活的沧桑和无奈折磨得像四五十岁的女人。 晓雪的处境让我和云儿心酸,却又无奈,她年龄已大,除了在流水线上当过工人,没有其他的任何资历,更没有在这十几年间充实过自己,为自己做过一个长远的打算。她确实不幸福,每天都让残酷的现实压得挺不直腰,她说自己不知道幸福为何物。 我们无语地看着她,我们曾经也给予过她帮助,但在物质上帮得了她一时,帮不了她一世。她的思维、学历、观念以及生活,都永远固定在了那个层次,难以改变。除非买彩票中大奖或出现奇迹,否则她的日子很难会有质的改变。 给晓雪买了机票,送她上了回广州的飞机,我和云儿相对无言。 那次聚会过后,我想起有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有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幸福,一种是不幸福;但没有钱,却只有一种可能,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