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守财理财经:幸福女人必修的经济学》
如果说幸福只是一种精神上的感观,那么这种精神感观是需要经济基础作后盾的。没有特定的经济基础,精神将会被痛苦占据得更多,幸福便难以谈起。 经济学里有个著名的规律,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富足的经济基础可以让女人享受到富裕的物质文化,这种物质文化带给女人一定的精神境界,促使她思想及观念在进步之际,又能反过来影响到她创造经济的能力。 幸福未必与金钱成正比关系,可是陷入到生活的困境,成日为柴米油盐蹙眉叹气的女人,如何能幸福得起来?缺少一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生活往往会被残酷的现实折磨得面目全非。像所谓的“贫贱夫妻百事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文钱逼倒英雄汉”等等俗语,无一不是表现因缺少物质基础而产生的痛苦。 诚然,因贫穷而产生的有关美德、品质的故事,从古到今数不胜数。但是,在过去,大多数人的收入及生活水平差距并不是很大,在差不多的物质水准上,痛苦的感受不会显得太强烈。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经济和财富已经成为一种资格证,成为一种与身份等相关联的象征,贫穷就很难成为幸福的根源。 用经济学家马歇尔的话来说:虽则有些常常与贫困同来的苦难,并不是贫困的必然结果;然而,大概说来,“穷人的祸根是他们的贫困”。 也就是说,有钱的人,才会有物质和精神上的自由。这就是经济学里的“经济自由”所指的含义。无法否认,“经济自由”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女人的幸福。 我曾被犹太人对金钱的观念所触动过,他们也有类似的“金钱观”——
![第5节:懂经济学的女人更懂生活(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401976323426.jpeg)
犹太民族是个著名的崇拜金钱的民族,在他们看来,金钱可以购买到做人的尊严,可以买到社会的地位。要获得一种平静的生活,只有在精神上愉快才可以达到,心情也才会愉快。而贫穷的人脸上写满了沧桑和苦难,没有好的生活,人容易悲伤和衰老,心情也是苦闷的。 犹太人甚至有这样的观念:财富是现实的上帝,钱是给神的礼物。 他们把钱和上帝都联系到了一起,没有钱竟然连上帝的礼物都没有。在他们看来,金钱是成功的标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工具。 犹太民族是个智慧的民族,他们的财富观,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我们无法否认,在经济时代,财富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同时,富有也是社会安定的基础。 为了人生的幸福,我建议女人不要选择贫穷,要尽可能地让自己去做一个有经济基础的女人。因为生活的富裕不但是一种抱负,更是人生的一种义务。拥有了财富,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你的地位才能显示,否则,就不被大家所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