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面对苦难自立的人格力量:自助者天助》
我在这一章开头摘引了彭斯的诗,含义隽永。可不幸的是,这位诗人只会高声吟诵而不付诸行动,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当他卧病在床,奄奄一息之际,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说,"哎!克拉克,我感到情况糟透了。我死后,抛下可怜的妻子和6个孩子孤苦无依。他们孤儿寡母该怎么办啊?我放心不下,可也已无能为力,唉……"。 每个人都应量入为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诚实。因为,如果一个人不是诚实地按照他自己的收入过日子,那么他就会借钱、举债。那些对自己的消费漠不关心,只顾自己享乐,丝毫不为别人幸福着想的人,往往是等到他发现钱的真正用途时,已经太迟了。这些挥霍浪费的人虽然天性大方,但是,最后总要被迫去做一些蒙骗欺诈之事。他们只贪图当时的安逸享乐,花天酒地,挥霍无度;他们不断透支金钱,结果债台高筑,严重影响了自己行动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关于节俭,培根勋爵有旬名言:与其去赚些小钱,不如去存些小钱。许多人随手而弃的零钱和一些不必要的支出,往往就会成为生活中财富和经济独立的基础。尽管这些浪费者经常抱怨这个世界不公平,可是,他们自己才是自己的最大敌人。但是,如果一个人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不能友待自己,他还怎能指望别人成为自已的朋友呢?一个思虑周全、生活适度有节的人,他的口袋里才会有钱去帮助别人;而一个挥霍浪费、缺乏远见的人是从来不会有机会去帮助别人的。 在生活和交往中,心胸狭隘是极端的目光短浅,常常导致失败。正如俗语所言,"只有一分钱的心胸,决不可能得到两分钱的收获。"慷慨大方的气度,和诚实守信一样,是生活和交往中最为重要的原则。

在《韦克菲尔德教皇》一书中,尽管津肯松每年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欺骗他心地善良的邻居弗拉姆勃朗,但是,正如津肯松所说,"弗拉姆勃朗日渐富裕,而我却穷困潦倒直至进了监狱"。日常生活中的无数事例都表明,人生的辉煌源自于生活中的慷慨大方和诚实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