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面对苦难自立的人格力量:自助者天助》
胸怀决定着身价 一次偶然机会,托马斯·赖特遇上了让刑满释放的罪犯在悔过自新中做一个诚实勤劳的人的难题,这成了他把注意力转向对罪犯进行改造的契机。此后不久,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问题上,并决定把解决这一社会问题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第48节:胸怀决定着身价(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94972387935.jpeg)
尽管他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6点都得在工厂上班,但他还是利用自己空余时间--主要是星期天--去从事对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在当时犯罪分子的确是被杜会所遗忘。虽然,赖特每天从事这一工作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是成效却十分显著。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10年时间里,这位在工厂劳动的人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把300多名重罪犯从罪恶的深渊里拯救出来,开始重新做人。他被认为是曼彻斯特中央刑法院的道德医生,在卓别林等人都失败了的地方,托马斯·赖特却获得了成功。 许多年轻人经过改造又重回家中,回到父母身边,真正是浪子同头,改过自新,成为一个个诚实勤劳的人。完成这一工作决非易事,需要时间、金钱、精力、节俭,尤为可贵的是,赖特用自己在铸造厂劳动所得的微薄收入救济了许多被逐出家门的人。每年他在这方面的支出高达100英镑,对于一个铸造工来说这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在给罪犯提供物质资助、赢得他们好感的同时,他还通过省吃俭用、合理安排了家庭正常的日常生活所需,为自己的老年生活积累了部分钱财。每一周他都经过周全考虑,将工资进行分配,用于必不可少的衣食住行多少,用来交房租多少,用于学校捐赠多少,用于救济穷苦贫民多少,而且这一系列分配都必须严格执行。 正是通过这种方法,这位地位低下的工人实现了自己的伟大目标。的确,他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内在目标的力量,展示了微薄收入经过周全考虑和恰到好处的使用而创造的奇迹,展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诚实正直的人的性格力量对他人的生活和行为所发生的巨大影响。 不论从事哪种工作,只要这个上作是正当的.不管是耕种土地,制造工具,纺织棉纱还是站柜台,都不会使人降低身价和蒙受耻辱,相反地,只会给人带来荣耀。一个年轻人可能会经营术尺或量度丝绳,而从事这一职业并不会让他丢脸。除非他的心胸超不出这把尺子或这根丝绳的范围.像其中一个那样心胸狭窄,像另一个那样见识短浅。 福勒曾经说过:"不是那些有正当工作的人应该感到羞耻,而是那些没有合法职业的人应该感到害臊。"大主教海尔也曾说过:"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所有职业的前途都是美好的。" 那些从卑贱的职业走以上层社会的人与其说应该感到脸红,还不如说应该为自己所克服的种种困难而倍感骄傲。一位美国总统,当有人问到他的战袍是什么,即耻笑他年轻时候当过伐木上人的时候,他自豪地答道:"一副衬衫袖套"。尼森斯的大主教弗利彻年轻时曾经制造过蜡烛,有一次,一位法国医生带有恶意耻笑他,刻薄地谈起他的出身,弗利彻回答道:"如果你也出生在我那样的环境里。恐怕到现在你仍然是个蜡烛制造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