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同年8月,参议院否决了总统改革最高法院的提议。罗斯福尽管没能完全如愿,但他达到了他的目的。最高法院对联邦政府活动范围的新的态度,完全可以引用1938年的一份裁决来加以说明,这份裁决认为,PWA有权提供资金给地方建设与私人机构竞争的配电线路。同时,最高法院开始把它的嘉奖给予很多的新政改革。 "我们不拆伙" 历史证明,新政是美国建国以来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次改革,它拯救了美国,拯救了资本主义。 和他的叔叔西奥多·罗斯福一样,罗斯福也将改革矛头首先对准垄断势力。虽然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与1914年克莱顿法为美国的反垄断奠定了法律基础,但由于持保守立场的最高法院竭力阻挠,进步主义时代的反垄断并无实质性的进展,真正的反垄断发生在新政时期。 除反垄断以外,新政最重要的业绩是开始全面管理经济与保障人民的基本福利。前者使政府成为一个管理者。新政发动者认为,短短几年时间,美国经济就由繁荣顶峰跌入崩溃深渊,这说明美国经济已经到了非由政府介入不可的地步。新政批准的《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律旨在重建工农业之间的平衡和重振工业繁荣。(23.要求政府补助的失业者) 有人怀疑:罗斯福在加强开明而无私的商业合作上,是不是在重蹈胡佛的覆辙呢?至少,新政的参与者们逐步倾向于这一结论。 回首过去,有一点是很清楚的:NRA想做的事情太多,做得太快,而实践又经常与理论相违背。新政参与者们之所以支持这一计划,乃是基于这样一种确信:大企业的运作是一项公共服务,因此应该以符合共同利益的方式来加以控制。然而,尽管NRA在实践中对价格和产量实行管制,但在很多情况下它也助长了垄断。当NRA的当权者在第二年迫于消费者和小企业的要求而试图修改法规的时候,大实业家便迅速被孤立起来了。
![第41节:‘我们不拆伙‘(8)](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94660244450.jpeg)
在一次改组的幕后,杰克逊将军在"猛烈攻击"之下黯然离任,自由派律师唐纳德oRo里奇伯格走进了NRA引人注目的中心。许多年后,在回顾这场崩溃的时候,他写道:最悲剧性的后果是,它不幸证明了:总体上,商人们对于为了保护自由企业的目的而对商业实施积极的管制,既没有认识到的它的必要性,也不懂得它的基本原则。 带有派性色彩的观点倾向于把"蓝鹰"看做是非驴非马、不伦不类的东西,一方面,在自由竞争中缺乏绝对权力的分散;另一方面,想当然地认为无情的效率存在于总体国家中。它的官僚主义味道刚好足以冒犯很多美国人。NRA最好的特征,多半得到了1937年抑制歧视性贸易惯例的"罗宾逊-帕特曼法案"及一连串仁慈的劳工法律的挽救。罗斯福本人被最高法院的反对给激怒了,认为那是对个人的侮辱,但在全体国民当中,对此表示惋惜的似乎很少。 围绕NRA争吵不休的两年,为另一场争论搭好了全国性的舞台,这场争论几乎是以一成不变的重复持续下去,与新政相始终。批评总统政策的主要喉舌是新闻媒体,说到媒体对罗斯福的敌意,其根源颇值得在这里讨论一番。围绕新闻出版行业的法规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NRA官员试图禁止报贩当中的童工--这场争论很早就引起了媒体业主的不满。某些出版商不厌其烦地指出,"赤脚报童"是自立自强的神圣标志,尽管沃登o刘易斯oEo劳斯做证说:纽约州新新监狱的10个囚犯当中就有7个人在小时候卖过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