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我们不拆伙‘(11)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孤立主义情绪是美国最古老的传统之一。它可上溯到国父华盛顿发表的《中立宣言》和《告别演说》。华盛顿谆谆告诫美国人要信守这样一条准则:即坚决不要把美国的命运与欧洲任何一部分的命运纠缠在一起,以免使美国的和平与繁荣卷入欧洲的野心争夺、利益、情绪或反复无常的罗网中去。华盛顿的遗训被历届国会奉为圭臬。(25. 华盛顿) 据最具权威的罗斯福传记作者弗兰克林·弗雷德尔的研究表明:罗斯福总是把美国利益放在首位来看,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从他相信美国的幸福有赖于其他各国的政治稳定与经济保障来看,他是一个国际主义者。" 事实上,他在对外关系问题上的一度沉默并不反映他的真实思想。
例如,罗斯福就职前曾两次拒绝同胡佛公开合作以协力解决战债、裁军与召开世界经济会议等外交问题,不是因为他对外交政策漠不关心,而是出于一种要将新政府同胡佛政府划清界线的个人考虑。 罗斯福任命主张自由贸易、反对经济战的科德尔·赫尔为国务卿;国际主义者威廉·菲利普斯为副国务卿,并同一位著名的国际主义者诺曼·戴维斯多次商讨解决战债、裁军与召开世界经济会议等国际问题的办法,随后任命他为出席日内瓦裁军会议的美国代表团团长。罗斯福让戴维斯向裁军会议代表们声明:倘若和平受到威胁,美国将同其他国家共同商讨对策;一旦出现事实上的侵略,美国将制止企图破坏集体努力的任何行动,以惩罚美国及其他国家一致公认的侵略者。这 项声明使人强烈地感到,罗斯福已经成为一心为促进国际和睦的世界领袖。在国内外人民的心目中,他已成为世界经济会议的主要倡导者,也是日内瓦谈判的核心人物。 此外,罗斯福还致力于将睦邻政策落到实处,以改变美国长期以来在拉美国家中丑陋的帝国主义形象。他主张推行"集体责任制",不主张美国独断专行。他放弃了那种以武装干涉为中心的拉美政策。罗斯福还在1933年11月17日签署协议,与苏联正式建交,从而结束了自十月革命以来,美国拒不承认苏联长达16年之久的不正常历史。 长期以来,罗斯福形成了以下两个信念:第一,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即国家之间为了长期的繁荣与和平而互相信赖;第二,一项有效的对外政策需要国内稳定牢靠的支持。换言之,美国经济的繁荣最终要依靠国外正常经济的恢复,即通过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主要的贸易强国的共同合作才能实现的恢复。 罗斯福可能迎击法西斯势力扩张侵略的活动,主要来自国会、内阁甚至罗斯福身边顾问中的孤立派。它们主要代表中西部和西部的农场主和新兴工业资本家的利益要求,它们反对那些与欧洲关系密切的东部大财团和英国的国际金融财团。此外,赫斯特报系、库格林神父、德裔美国人联盟以及少数民族中的法西斯组织等,都是坚决的孤立主义分子。 美国历史学家认为一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卑鄙争夺,并与军火的制造和贸易息息相关。新闻界人士声称,美国及人民在1917年是被"发战争财的人和协约国宣传"两种势力气进了一场毫无价值的战斗事业中去的。舆论界的一些领袖甚至公开为他们在1917年把美国带进战争感到内疚,并决心永远不再滥用美国人民对他们的信任。
更多阅读
第86节:我们是中国特种兵
第86节:我们是中国特种兵4“作为一个特战队员,要熟练掌握自己的武器装备,不仅要能够使用自己的枪,也要能够掌握战友的枪。我们的要求就是一专多能,虽然你们以后可能是突击手、微声冲锋枪手、机枪手、狙击手、火力支援手等等不同的专业,但
三体3 前言 第3节:我们不可以浮躁 前言(3)
系列专题:《大变革时代与我们的心态:我们不可以浮躁》 对于刚步入工作岗位的青年人应该驱除在物欲的影响下产生的浮躁心理,以淡定和坚韧的信念恪尽职守。一步一个坚实脚印的前进和突破中,才能让那平凡中的力量绽放出绚丽的火花。
前言 第2节:我们不可以浮躁 前言(2)
系列专题:《大变革时代与我们的心态:我们不可以浮躁》 象美国等发达国家,那里的劳动人民生活很稳定,心态也很平和,这一方面因为他们的个人努力是不可能让他们改变自身的生存空间的,大家把工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很少有人梦想"一夜成名"
前言 第1节:我们不可以浮躁 前言(1)
系列专题:《大变革时代与我们的心态:我们不可以浮躁》 前言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力量使我们茫然不安,让我们无法宁静,这种力量叫"浮躁"。 "浮躁"在字典里解释为:"急躁,不沉稳"。然而,这个字眼,现在越发流行。
第44节:加薪不加班(44)
系列专题:《让你7天变身时间管理达人:加薪不加班》 为什么需要制订计划 不管什么事情,都是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来完成的,无论是像泡茶这么简单的事情,还是像北京奥运会那么既庞大又复杂的事情,都是通过一系列的事件来实现的。制订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