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国家复兴的秘诀就在于合作‘(10)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大萧条时期受害最惨的人就在教室里。 据纽约市卫生局报告,公立学校的小学生有20%营养不良。美国友谊服务委员会的秘书说,在俄亥俄、西弗吉尼亚、伊利诺伊肯塔基和宾夕法尼亚各州的矿区,营养不良的儿童占总数90%以上,他们的症状是"思睡、发懒、困倦、智力发展受阻"。 据说,有一个教师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她说:"不行啊,我家是轮流吃饭的,今天该我妹妹吃。"有一个小男孩让人看他心爱的小兔子,他的姐姐悄悄地对来客说"弟弟以为我们不会把他的小兔子吃掉,可是我们正要这样做啦。"一个名叫莉莲o沃尔德的社会工作者感到十分不忍,她问道:"为了让孩子们吃饱,有些人一连饿好几个星期了,饿得直打哆嗦,你看见了没有?"马萨诸塞州的一个人说:"我认得一家人,他们今年只吃小扁豆过活,买不起面包啊。我们的孩子怎么办呢?"有一个有儿女的人满腔怒气地说:"咱们工人再也没有养育孩子的权力了。" 纽约市福利委员会报告说:有29人饿死,另有110人死于营养不良,多数是儿童。孩子的妈妈在码头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她们就跑上去同野狗争夺。蔬菜从码头装上卡车,她们就跟在后面跑,一有什么东西掉下来就捡。宾夕法尼亚州西部的一所旅馆外,当厨师把一桶残菜剩饭一放到厨房外的小巷里,立即有10来个人从黑暗中冲出来抢。 人们还看到,有人全家走进垃圾堆捡骨头和西瓜皮啃。因为蛆虫多,芝加哥市有一个妇女在捡吃东西时总是先把眼镜拉摘掉,眼不见为净。加利福尼亚州长滩市一个叫弗朗西斯o汤森的内科医生,他在临窗刮脸时看到,楼下竟有3个干瘦憔悴、老态龙钟的妇女趴在垃圾桶上从里面掏东西吃。 小说家托马斯o沃尔夫晚上在纽约街头看到一群"无家可归的人在饭馆附近来回踯躅,把泔水桶的盖子掀开找腐烂的东西吃"。这样的人他"早已到处可见,可是后来到了悲惨绝望的1932年,人数更是与日俱增了"。(32.饥饿的孩子) 那一年,约有200万美国人到处流浪,匿其中25万人以上是16到21岁的年青人。《财富》月刊称他们为大萧条时期"漂泊无依的人"。 由于各地方政府都有大量等待救济的人,所以贫苦的外来人常常指控为流民,解送到邻县边界上去。只有东圣路易等几个城市声誉很好,因为有救济军分站分发救济品,但多数城市见到外来人就赶,名声很坏。加利福尼亚州首先建立了强迫劳动营,随后又在通往该州的各条公路上设置岗哨,阻止穷人入境。在亚特兰大市,衣衫褴褛的外来人被判刑30天,用铁链锁成一串解往富尔顿县,强迫劳动。
那时,埃里克o塞瓦赖德才20岁,就已经成了流浪汉。他后来回忆说:"我们当时说某个城市好不好,就是看那里的市民是否乐善好施,看铁路货车场的警察是否脾气和善。只要有一条可走,谁都不想到怀俄明州夏延市去,那里的车场往往不只有警察拿着棒子追,还会有手枪打过来。要是想从夏延市步行走到另一个车站,路又那么远"。 他说的很对。在每一个流浪人群里都有许多衣冠楚楚的人。预审法庭里的法官无法知道那些犯了流浪罪,被带到他们面前的是些什么人物。有一个被告承认,他在布鲁克林区空地上睡了46天,谁知道他竟是科罗拉多大学的毕业生,还曾先后在巴拿马、中国、智利和委内瑞拉政府工作过,当过土木工程师呢。另一个被告是20年代最有名的厨师之一,他一直住在规定要拆除的危房顶楼上,天天读着自己的旧菜谱,越读越伤心。
更多阅读
第12节:有好的开端就会有好的习惯
系列专题:《如何正确地使用金钱:节俭》 第四章 让节俭成为一种习惯 1 有好的开端就会有好的习惯 说起来,类似便士银行这样的机构和组织在社会的方方便便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许多年轻人从负债累累变成了"无债一身轻",过上了诚
第60节:‘国家复兴的秘诀就在于合作‘(14)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快速流通货币的观念--对此表示怀疑的经济学家们称之为"速度神话"--对那些天真的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他们无视统计学家们所提供的数据:要拿出国民收入的将近一半,才能满足汤森代表800~1,00
第59节:‘国家复兴的秘诀就在于合作‘(13)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最有可能继续工作的人,如银行家、律师、农场主、企业管理人员跟机械工、矿工和工厂劳工比起来,继续工作的动机却要小得多,后者在45或50岁的时候常常正是发光发热的
第58节:‘国家复兴的秘诀就在于合作‘(12)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社会
第57节:‘国家复兴的秘诀就在于合作‘(11)
系列专题:《大萧条中的罗斯福:谁拯救了美国》 正如《纽约时报》的记者卡贝尔o菲利普斯所说,夜间敲门讨饭的,"可能一个月或几年前在银行里爽快在签发过你的贷款,或者在你读过的报纸上写过社论,或者是某家有名的大房地产公司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