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最坏的‘管‘--低恩、低威、低德的(5)
系列专题:《本土管理文化精髓:管人要靠恩威德》
三是贪恋酒色。贞观十年(636年)六月,36岁的长孙皇后死了,李世民愈发表现出贪恋酒色的本性。于是搜罗天下美人充塞内庭,后来的武则天也是这个时期进宫的。当时,小姑娘仅仅14岁,由于貌美乖巧,很快成了"才人",皇帝末流的小老婆。为满足欲望,李世民连弟妹都不放过,弟弟李元吉死后,弟妹杨氏迅速成为李世民的枕边人;庐江王被杀后,他的爱姬也被迫钻进了太宗的被窝儿。 四是干涉史官。唐朝是修史最活跃的时期,李世民太在乎生前身后名了,他不但关心"兴替之鉴",还干涉史官的独立性,经常暗示史官要 "秉笔直书"。这种举动,连武则天都嗤之以鼻,后来司马光也非常痛恨这件事,认为心虚的李世民给唐朝后来的皇帝开了个恶劣的先例。 更为可笑的是,唐太宗曾经嘲笑秦皇汉武迷恋方术和寻求丹药,可后来他也开始服用方士提炼的金石丹药了。 此外,晚年的太宗还迷信佛教,派遣唐僧去西天取经的事儿是天下人所共知的了,再要抵赖,那如今西安城南的大雁塔便是很好的例证。 《新唐书·太宗纪》评论唐太宗的得失,认为太宗"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又汉以来未之有也"。但同时也批评太宗"牵于多爱,复立浮屠,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幸亏唐太宗死的早(享年仅51岁),若不然的话,他由一个明主转变为一个庸主甚至暴君的可能性也是完全存在的。
更多阅读
第6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6)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对于美国金融系统的企稳,究竟有何判断依据?经济学家许小年分析认为,金融体系恢复正常功能,起码需要三个条件。 第一,资产价格跌到底,投资者在确认到“底”之后,才敢放心买入,反弹才具可持
第5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5)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如果金融系统的有毒资产不解决,金融机构就会萎缩。银行再萎缩,怎么向企业融资呢?这个是最大的问题。而影响实体经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实体经济得不到银行贷款的支持。 如果美国的有毒
第4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4)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1978年以后,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有了示范效果,东欧国家、苏联等都跟进了。于是,原本世界上另外一半的计划经济也逐渐向市场经济方面调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是人类历史上全球化速度最
第3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3)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嘉宾韩秀云:次级贷款实际上本身并不大,但是投资银行做了杠杆,雷曼兄弟把1亿美元做成60亿美元,甚至更多。在美国,大部分投资银行的杠杆率为30∶1,雷曼兄弟达到了60∶1,房利美和房地美达到了10
第2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2)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次级贷款行业”这个曾经可以点石成金的名词,掠去浮华和疯狂,只剩下苍白而滑稽的结局——原来,它除了制造“无中生有”,竟是一无是处。 嘉宾韩秀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