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本土管理文化精髓:管人要靠恩威德》
应该说,康熙确实驭人有术,在后来收复台湾的过程中,康熙还是对他忽升忽降,使姚启圣既拼死效命,却又不敢恃宠狂妄造次,从而为收复台湾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赦天下 《左传》中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人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意思是说,政策太过宽松,老百姓就会散漫,对散漫应该用更严苛的法令来纠正。但是,如果一下子太严苛了,人们就会变得残忍,这时就应该实施宽松的政策。用宽松来调整严苛,用严苛来调整宽松,政治才能由此达到和谐。 但是,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尤其是从宽松到严苛,做起来就更难。所以,作为一个霸主型领导,一定要先严后宽,严久了、严习惯了,稍有放宽,人们就会感激,在无恩可施的情况下,这种从严到宽的做法,即是对下属的一种恩惠了。
![第48节:低恩、高威、低德的“霸主型”领导(3)](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85453173280.jpeg)
还是那位劝说项羽称帝的韩生说过:"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一个管理者被人惧怕才是最为安全的。这是因为,人们冒犯一个为人所爱的人要比去冒犯一个为人所惧的人要肆无忌惮得多。一只趴在炕头儿的猫咪谁都可以去摸摸它的头,而一只打瞌睡的老虎又有谁敢去摸它的屁股呢?所以,强制人们符合德行的最灵验的办法,不是用自己的德行去做榜样,而是威吓他们不敢另作选择!" 在电影或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节,当臣子朝见帝王的时候,往往是头也不敢抬、大气不敢出。帝王为了看清来者何许人也、到底长得帅不帅、酷不酷,就会说:"抬起头来!"臣子:"怕冲撞万岁!"皇帝:"赦你无罪!"臣子:"谢主隆恩!"我们看到,在严苛的法令下,"抬起头来"对于臣子来说就算是主上的"隆恩"了。我们设想一下,倘若一开始就实施宽松政策,那么,"冲撞万岁"的事情恐怕就会层出不穷了。在古代,封建帝王往往会以严刑峻法镇压人民的反抗,稍有不臣之举甚至言语冒犯就会锒铛入狱。但在新帝登基、更换年号、立皇后、立太子等情况下,又会以施恩为名赦免犯人,叫大赦天下。 在今天,这种"大赦天下"的做法也被现代的管理者所运用着,他们一方面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牢牢地控制着人们的行为,推行"寡恩式"管理;另一方面,管理者又往往会在某项重大任务完成之后,通过发红包、聚餐、评奖等方式,体现对被管理者的"人文关怀",以使人们感恩戴德、爱岗如家,以便在今后工作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