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博弈论:你们都是大傻瓜,我是天下大赢家(7)](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84223980540.jpeg)
系列专题:《思维方式大变革:三天读懂博弈学》
比起项羽,刘邦显然更具有策略性思维,也就是说,刘邦的想法更符合博弈论的道理。因为虽然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对抗局势,其胜负主要取决于身体素质或者运动技能,比如百米赛跑、跳高比赛、公平决斗等,要在这些对抗局势中获胜,你只需要锻炼身体技能就可以了。这样的对抗局势虽然也可纳入博弈论的研究范畴,但是这些绝非博弈论研究者最感兴趣的话题。在更多的对抗局势中,其胜负很大程度甚至完全依赖于谋略技能。比如一场战争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双方的战略和战术,而不是哪一方的统帅体力更好,武功更高。要在这样的对抗局势中获胜,你需要锻炼的是谋略技能,也就是上文刘邦所说的"吾宁斗智,不能斗力"。众所周知,楚汉相争的结局是刘邦赢得了天下,而项羽兵败自刎而死。"斗智"才是博弈论研究者深深感兴趣的,同时也是我们学习博弈论能够有所收获的。 在人生的竞技场中,渴望成功是每个人的天性。所以,人们一直努力磨砺竞争的技巧,并希望寻找到成功的法则。虽然事实上没有什么法则可以确保人们绝对成功--就像世界上从来不存在真正的"常胜将军"一样,但是竞争的技巧的确是可以通过磨砺而来,也可以从学习中掌握。它虽然不能使一个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但是却可以改善一个人在竞争中的处境,增加获得成功的机会--即使是失败,人们也力求将失败的损失减到最小,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更愿意接受损兵折将的结果,而不愿看到一败涂地的局面。而学习博弈论--即学习策略性的思维之道,恰恰可以满足人们获取成功、避免失败的心理要求。也就是说,博弈论将提供必要的知识工具,让你在所参与的博弈中使你的利益最大化。 利已未必非得损人: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我们每人都玩过扑克牌,现在就请大家玩一下扑克牌对色游戏。A、B两个参与者,每人从自己的扑克牌中抽一张出来,一起翻开。如果颜色相同,A输给B一元钱,如果颜色不同,则A赢B一元钱。为了确定起见,我们把"大王"和"小王"从扑克牌取出,以确保一副扑克牌中只有红和黑两种颜色。所以,每个参与人的策略都只有两个:一是出红,一是出黑。 在这个游戏中,如果赢得一元钱用1来表示,输掉一元钱用-1表示,那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可能出现的结果:A出红B也出红,颜色相同,A输掉一元钱,得-1,B赢得1元钱,得1;A出红B出黑,颜色不同,A赢1元钱,得1,B输掉一元钱,得-1;A出黑B出红,颜色不同,A得1,B得-1,A出黑B也出黑,颜色相同,A得-1,B得1。 我们发现,在这个博弈中,每一对局之下博弈的结果不外乎A输一元钱B赢一元钱,或者A赢一元钱B输一元钱,每一对局之下两人支付的和总是保持为零,我们把这样的博弈称为"零和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