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6日,中金所的第二个金融期货品种,国债期货(坊间简称“债期”)终于重返中国资本市场。债期上市,股指上行,一消一涨之间,上证指数已经放量突破了年线与半年线的长期压制。9月9日,长期超跌的权重股、低价股、大盘股(特别是那些“资本集中度”较高,“债性”较强的上市公司),集体暴发了一轮多头行情,业界称之为“99多空逆转”,由此可见,新的金融工具的建立,对于资本市场,确实是扎扎实实的政策支持。 “债走低,股走高(短线而言)”的原因到底何在? 大家可能知道,与股票不同,债券的主要风险,主要是一级市场(发行市场)的风险。特别是当一级市场发行利率走高,势必挤压二级市场收益率上升,现券价格随其下调(“收益率”上行,“市场价格”相应下行)。
![人民币上涨对股市影响 股市上涨推手是债期](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484570586977.jpeg)
以近期为例,特别是进入第三季度以来,银行间市场的成交,一直有欠“稳定”。其中,7月与8月,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利率波动。同时,8月启动的针对地方债务盘子的“大审计”(预计为期60天左右),以及各地“土地拍卖”的恢复,对于债市的影响,同样难以估算。 所以,债期的返回,对于股市资金面的影响,相当之大。至少,在近期,比大家所认为的最大影响,可能还要大得多。短线有利于股市中多头行情。 资本市场中的债券与股票,从长线而言,存在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 如果债期拉动债指上行了,债市转强,其对于股指的影响是负面的因素更多一些。 反之,如果债期压制债指(无论横盘或者下行),股指随之上行的机会,反而增加。与债期上市之前相比,近期股市成交量快速放大,呈价升量增的格局,转入对多头有利的技术形态。 一般而言,债市温和,股市也温和;债市弱,股市不一定弱;债市强,股市不一定强;在多数情况之下,是非常容易验证的。 债期是金融期货品种,其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同样不能小觑。 就资本市场而言,债券的出现,其历史远比股票要早得多,无论是私债还是公债,几乎与人类的社会化聚居完全同步,甚至文字的出现,也是因为“债权社会化”的原因;但是股票的历史并不长。股票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理论收益率虽高,价格弹性也好于债券,但是相应风险,同样也大。 如果一国的经济政策,向以债权为主的市场倾斜,那么资本市场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则是上升的。但这同时需要开发更加适应市场、受到市场中的“热钱”追捧的新的债券品种,并且通过信贷资产的证券化、甚至再证券化,以支持实体经济转轨、支持产业升级、支持社会消费。 所以,在以债权为主的市场上,只有那些更加专注于各类金融衍生交易品的交易、或更加专注于各类指数型基金的机构才有可能跑赢市场。 债市繁荣了,债券成交活跃了,融资成本下降,就是必然的;当然了,出现一个更宽松的信贷环境,也是可以预期的客观前景。 对此,受益者不仅仅是大企业——对于量级较小的企业经济与经营性质的“经济单元”,哪怕几百万的融资,也能受益。 众所周知,我国的债券市场规模,近期一直是宏观经济的焦点所在;债市的强弱,不仅是决定股票市场走牛或走熊的“推手”,也是新一届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主要依据。 此前,股市熊了5年多,直到“99行情”的启动——从好的方面分析,债期能够改善资本市场的融资结构,同时也降低了相应的经济转型期的投资风险。 可以这样说,在当前的形势之下,债市成交能量的绝对聚集,本质上已经成为不受中央与地方两方的力量支配的“第三方力量”,而债市的投资安全,才是推进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债指平稳,不发生剧烈的震荡,股票市场才能摆脱熊市的纠缠,进而逐渐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