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成功宝典:励志大师不告诉你的秘密》
青蛙遇到的那口深井,也可以利用,但只是权宜之计,虽然能够缓解一时的危机,但不是长久之计,不可久留,一旦困境有了转机就要马上离开。
![第103节:今天的一切,都是因为你昨天(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82643583471.jpeg)
凡事要考虑后果,以决定行动是否可行。如果不计后果,只图一时之便,就会自蹈无法脱围的深渊。做事要深谋远虑,当然不是说好高骛远,凭空想象,而是结合眼前,加以权衡。人,之所以要有长远的计划,很大的原因是因为要有危机意识。 世事多变,世界是纷繁复杂的,没有任何固定的方式能够担保人这一生一世平安顺遂,天下大势自古以来便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合”,治世;“分”,乱世。这一“分”一“合”,反映了朝代的更替和历史的发展,人这一生也像大海的波涛,有起有落,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 一个人处在复杂多变的社会里,常常感到世事难料。古人云:“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顺者”常居安思危,深谋远虑,“逆者”多目见短浅、执迷不悟。 孔子在《春秋》中告诫人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种谨慎的处世思想是我们所提倡的处世之道。历史是无情的,无数史实告诫人们“顺之则存、逆之者亡”和“居安思危”的道理。 纵观我国封建社会各朝各代的兴衰,一般地,统治者在创业之初,往往历经磨难,深知立业艰辛,每于开国之初,尚能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力戒奢侈,以仁治天下。但是“创业易,守业难。”一旦这份基业传到子孙手里,却成了他们享乐、挥霍的资本。历史上难得有几位明君。即使他为百姓着想,而生活上仍免不了奢华。更多的国君骄奢淫靡,逸乐无度,只顾眼前却无远虑,不理朝政,以至乐极生悲,国乱身亡。 很典型的例子便是春秋战国时的秦国。 秦始皇是一代英豪,他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做出了许多丰功伟绩。然而,他耗费巨资,搜刮民脂民膏来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墓;奴役百姓筑建万里长城。结果,由于他晚年和秦二世统治时期,实行严酷的统治政策,致使人民不断起义反抗,秦朝不到十五年时间就覆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