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成功宝典:励志大师不告诉你的秘密》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孔子曾经说过,他到了70岁就再也不会犯错了,前提是什么?前提是他不断地反省自己。 看清别人容易,看清自己困难。——彼得·巴勒 能够反躬自省的人,就一定不是庸俗的人。——布朗宁 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我自己不幸命运的起因。——拿破仑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断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做事,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是非常出色的。但是,他对自己却有一个规定,那就是没有认真检查过的内容,绝不轻易地读给公众听。每天,狄更斯会把写好的内容读一遍,每天去发现问题,然后不断改正,直到六个月后才公布于众。 与此相同的是,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也会在写完小说后,花上一段时间不断修改,直到最后定稿。这一过程往往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正是这种不断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态度,让这两位作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中国著名的学者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他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孔子认为曾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所以特别注重传授学业于他。 一次,曾子对他的学生讲什么是勇敢,就直接引用孔子的话,他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听孔子说过什么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义不在自己一方,即使对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吓他们;自我反省,正义在自己一方,即使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每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都要持有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态度,并以不断的追求去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一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往往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够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而一个不善于自我反省的人,则会一次又一次地犯同一些错误,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