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用A 级招聘法找到最合适的人:聘谁》
"我想多了解这个那个"会让气氛融洽,让选手跳到相关的新话题上。保持高度融洽有利于得到最珍贵的信息,因此,你要学会"礼貌"地打断。 经典策略2:运用"3P"法则 如何辨别对方所说成就的大小?运用"3P"法则吧。这3 个"P"就是跟以前(Previous )比、跟计划(Plan )比、跟同事(Peers )比,可以帮你明确做出的成就到底有多大价值。你可以这样提问: 1. 你的业绩跟前(Previous )一年相比怎么样?(比如说,此人今年实现了200 万美元的销售额,而前一年才只有15 万美元。)

2. 你的业绩跟计划(Plan )相比怎么样?(比如说,此人实现了200 万美元的销售额,而计划才是120 万美元。) 3. 你的业绩跟同事(Peers )相比怎么样?(比如说,此人实现了200 万美元的销售额,在30 名同事中排第一;而第二名才实现了75 万美元。) 经典策略3:辨清"排斥力"和"吸引力" 业绩优秀的人经常被好机会吸引走。业绩差的人经常被公司排斥走。若一个人20% 甚至更多时候都是被排斥离岗的,那么别雇他。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人很有可能是B 级或C 级选手。下面是鉴别方法。问出"你为何终止那份工作?"然后,你会听到两类答案: 1. 排斥力。"辞职既有我的原因也有老板的问题","我该离开了","我跟老板合不来","提拔茱迪没提拔我","我权力被剥夺了","我没完成业绩,位置岌岌可危","我狠狠地打了CEO ,结果丢掉了300 万美元的离职补偿"。 2. 吸引力。"我最大的客户聘请我","从前的老板找我回去担任更重要的工作","那个CEO 要给我连升两级","以前的同事去了竞争对手那里,向他的老板推荐我"。 经典策略4:描绘景象 若你脑海中能勾勒出景象,那么就理解了选手的话。泰德·比利里斯(Ted Bililies )--斯玛特公司总经理称此能力为"移情想象"。"移情想象"可帮你跳过无实际意义的一般回答,追问具体细节,从而真正领会其中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