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危机后尴尬的纸币(7)
系列专题:《纸币经济为何造成天下大乱:出轨的纸币》
美元和资源金融泡沫的泛滥最终酿成了目前始于次贷危机的第一次真正的全球资源金融危机。此次危机与"郁金香泡沫"在规模上有天壤之别,在性质上却完全一样,都是交易性链条断裂危机,标的物都是自然资源。此次危机会不会使纽约成为第二个阿姆斯特丹呢? 如何从"危机前的金融"发展到"危机后的金融"呢?需要新主角和新秩序。科技金融会逐步取代实业金融和资源金融成为主角,这是大趋势,将形成第三次金融浪潮。
此次大危机的最大教训就是:生产力的未来在于用新科技去开辟新实业和新资源,而不是制造泡沫。服从和服务于科技的发展,金融必然向科技金融的方向大发展。 纽约代表的投行曾把伦敦代表的银行逼退为传统金融,而即将兴起的科技金融会成为新的现代金融,极有可能把纽约代表的投行再次逼退为传统金融,从而完成金融业态的又一次新陈代谢。此次大危机后,资源金融会受到历史性的大抑制,实业金融会得到历史性的大回归,科技金融会得到历史性的大发展,会形成第三次金融浪潮。实业金融时代,银行是主角,欧洲是中心;资源金融时代,投行是主角,美国是中心。在即将开始的科技金融时代,必然会出现新的金融中心。中国该怎么做?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战略安排,既要全面发展,又要突出重点。 对于科技金融,危机中,中国已经在行动。2009年1月,就在国外金融机构纷纷破产的时候,我国首批科技银行--成都银行高新支行、中国建行成都高新支行正式亮相。按计划,这一科技银行模式今年将复制到上海浦东和北京中关村。 科技金融作为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业态,包括科技银行和风险投资两个主要环节。科技金融作为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业态,包括科技银行和风险投资两个主要环节。首批两家科技银行的支持对象,正是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省级以上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业务范围上可以探索和开展多种形式的担保,如出口退税质押、股票质押、股权质押、保单质押、债券质押、仓单质押和其他权益质押等方式,最大突破是股票和股权质押贷款,其实质是传统银行与风险投资对接,为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VC(风险投资基金)等在资本市场之外开辟了新的更大、更灵活的进出口。 科技金融的这两个主要环节,正是上海和北京目前的金融工作重点。作为下一代金融中心最有力的争夺者,京沪两地相继在科技金融上发力。上海市市长明确表示,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把发展PE、VC等资产管理业务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他还明确表示,上海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PE、VC在此方面大有发挥空间。 在北京,国务院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市将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中关村成为世界前沿技术研发和先进标准创制的引领辐射区、国际性领军企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区。为此,中关村科技园区将完善中关村科技园区范围内非上市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相关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各层次市场间的转板制度,建立具有有机联系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北京还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设立专门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小额贷款公司,建立中关村科技创业金融服务集团公司等。 第三金矿:消费金融与存量调控 2009年一季度,中国货币供应量异常充裕,共增加4?58万亿元,同比多增3?25万亿元,M2增速破历史纪录。这是典型的增量手段。前面讲过,增量手段依靠的是乘数效应,能否发挥作用,需要考察它的三条途径,只有进入实业才会发挥实质作用。 2009年4月22日,《中国证券报》发表《第三只眼睛看通缩》。该文明确指出,廉价的信贷资金会纵容无效和低效投资。目前,地方债年利率水平只有1?6%左右,票据贴现利率在1?8%左右,而三年期银行存款利率超过3%,企业甚至政府拿到资金后转存到银行即可凭利差直接套利。这是近期票据融资历史性大增的原因之一。结果是,天量信贷一部分进入政府主导的中长期项目,一部分其实只在金融市场内部循环。前者对抑制通缩作用不大,后者反而会以资产和资源通胀的形式加剧实业领域通缩,因为实业和贸易流通中现金继续相对减少,这种结构失衡对宏观经济危害极大。 这一担忧绝非空穴来风。一个月后,国家审计署发布审计公告称,由于一些基层银行审核把关不严,一些企业利用虚假合同和发票办理票据贴现,部分贴现资金被存入银行谋取利差,而未注入到实体经济运行中。
更多阅读
第37节:危机是改变的原动力
系列专题:《活出生命的喜悦与自在:我靠挫折来栽培》 危机是改变的原动力 当生命出现危机,你要感到高兴,那代表你的困境出现新的契机,这是让你改变的最佳动力,要把它视为一个人生礼物,亲手拆开它,看它要你去做些什么。 让我们来谈
第8节: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4)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金融突围》 危机给中国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是坏事,某种程度上也是好事,至少使我们理清了一些过去几年争论得似是而非的东西,中国到底应该走什么样的增长路径。 我们通过越来越多的研究达成共识,支
第5节: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1)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金融突围》 第一篇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一个全球的、抽象的、历史的视角 最近被人问及最多的问题是,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坦率地讲,没有人能准确地给
第49节:识别支配事件的模式(6)
系列专题:《21世纪的管理圣经:第五项修炼》 公司总部管理人员和业务经理之间的交往,就充满这种转移负担的模式。比如,工作繁忙的经理人经常想请进人力资源专家,来处理人事方面的问题。人力资源专家可能会解决问题,但经理人解决其他相
第57节:危机后尴尬的纸币(15)
系列专题:《纸币经济为何造成天下大乱:出轨的纸币》 经历了这一次金融危机后,美国又重新开始反思,为什么大型银行的运营在短期内发生了巨大的反转?有人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混业经营下金融风险的迅速传递,因此为了进行风险隔离、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