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纸币经济为何造成天下大乱:出轨的纸币》
最后要说的是,"含权商品房"的提出跳出了传统的在市场和政府之间兜圈子的狭隘经济学思路,将土地这一资源问题提到了更高的研究平台。毕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资源全民所有制的实现问题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下一个主战场,而房地产问题是这个主战场上的主战役。要强调的是,提出和实施"含权商品房"是一场不大不小的经济革命,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土地财政",获得的将是整个经济。 房子里的水、电、气 不难看出,"含权商品房"是一种特殊的阶梯价格思路,既实现了地权,又坚持了市场经济原则。"阶梯制"应该也必将成为资源领域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就像股份制是实业领域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一样。 阶梯式价格机制,就是在价格形成过程中,对消费量确定一个基量,对基量内实行较低或较高的价格,对超出基量部分实行价格递减或递增的价格形成机制。 在世界各国,特别在资源贫乏的国家,例如我国,有限的资源、能源供给与不断扩大的资源、能源需求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运用价格杠杆管理资源消费的过程中,通常的做法是将提高价格作为节能节材的主要手段。然而,运用高价格杠杆来制约需求量从而实现节约,是一种"暴力思路",一味地提高价格未必就见效,而且造成了巨大的资源分配不公平。为解决这样的问题,阶梯价格应运而生。 目前,人们主要从战术角度研究和运用阶梯价格机制。例如在电价方面,已经普遍实行峰谷分时电价,但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电力供应,合理地配置电力资源。在水价方面,曾经对工业企业实行的超计划用水加价也是战术手段,而且大都已经随着所谓"工业突破"和GDP战略而纷纷退出。近些年,有的地方开始探索实施居民用水实行阶梯式水价,但由于理论不清,在确定基数时没有依据,没有有效推广。 在自然资源领域探索实施阶梯制,要有"两个一分为二": 一是将生活用资源和生产用资源一分为二。在公有制条件下,人人都拥有均等的资源所有权,因此,居民生活用资源时,首先有权无偿享用(土地、阳光、空气等)和成本价享用(水、电、气等)一定基数的资源,这个基数由各地的人口和资源情况综合决定,基数外市场定价,递加形式。但是,任何单位都不具有资源所有权,因此单位在进行生产和经营中需要资源时,都应该市场定价,即使所谓的阶梯价也是战术层面上的,不涉及所有权问题。 二是将每个居民的资源权力和政府的资源保障一分为二。每个公民都有自己的资源权力,无论男女,无论老少,无论贫富,必须一视同仁。但是,低保家庭怎么办?他们在享用资源权力的同时,还需加进保障份额,在加保之后部分再实行市场价格,递加形式。 现在的问题是,居民的资源权力没有实现,权力之外的市场价格也就没法实现。一方面是资源公平得不到实现,一方面是资源效率得不到实现,与此同时,放任的泛市场化资源模式助长了资源炒作,处处埋下了资源金融危机的祸根。在资源日渐短缺、提倡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金融危机冲击加剧的今天,很有必要从资源公有制的角度,突破习惯思维,重新看待阶梯价格制度。
![第65节:击破资源『吸纸大法』(8)](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75678622511.jpeg)
关键在于,制定合理的定额,实现居民资源权力,釜底抽薪式减少资源炒作;制定适当拉开价差的阶梯式价格,关照弱势群体、特定对象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度需求,提高全社会节约资源的意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3?新能源角力旧能源 土地之后,石油等能源是纸币狂炒的"泡沫铁三角"之第二个战场。应不应该在能源领域让纸币停止干戈?如何能够在能源领域让纸币停止干戈?大力发展新能源,或许是在这个纸币战场上化干戈为玉帛的最好办法。 疯狂炒作能源租金 地球上,有用的自然资源的分布一般非常集中,有利于大规模、高效益的开发。一般情况是,一个地方没有这一种自然资源,就会有另一种自然资源。一个国家面积大了,分布的自然资源就多,世界最大的三个综合自然资源大国就是面积大国俄罗斯、美国、中国。 拥有自然资源就可以获得自然资源租金。例如,近几年,澳大利亚和巴西等依靠拥有的铁矿石资源,在国际铁矿石贸易中获得巨额租金。租金不是正常利润,租金就像贡赋,是稀缺资源所特有的东西。大家知道,耕地是一种土地资源,耕地的地租就是耕地资源租金,农业社会里,地主就靠这东西过得比穷人好很多。现在是工业社会,铁矿石和石油作为工业的粮食和血液,成为最大必需品,也就成为最大的收租者。私有制下,矿山地租归个人所有。一个人拥有一座矿山,就可以把矿山租给别人,自己靠占有权获得租金。别人开采矿山,一般也可以获得正常利润。矿山所在地的政府,还可以征收到适当的税收。这些都是最终的消费者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