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交媒体里有个新的趋势,叫做“社交假期”,我们很多人都在讨论它。“社交假期”是什么,它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很简单,就是不要管让你欲罢不能的Facebook账号,不要发微博,离开所有这些社交工具,清清静静地过几天。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状况,是因为我们中太多的人在社交媒体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而在真实的世界里却找不到你的踪影,对于那些我们真正想要保持联系的人,我们却在用社交媒体与他们联络。 我对Facebook不感冒,我的账号已经18个月没有登录过了。说实话,我也并没有因此错过什么,反而自己还有点自鸣得意,因为至少对于一个社交媒体来说,我个人是免疫的。我的微博只谈自己生活的某一个方面,说实话,这并不容易;在LinkedIn,我只谈工作,而对于这两个账号,我都可以做到丢开好几天,完全不管不顾。然而对于那些对社交媒体更加热衷的人群来说,从虚拟世界中抽离出来的需要应该更加迫切。 其实这种与令人着迷的“小东西”做切割的趋势可以追溯到互联网与Facebook出现之前。就在电视铺天盖地发展起来之后,我还记得我父母当年每晚都坐在电视机前,坚持几个小时,把所有的节目都看完,而我从1999年开始已经彻底不看电视了。几年前,这样的趋势再次出现,这回是把手机放在家里,出门度过一个轻松的夜晚。不管最新的设备和工具是什么,看起来我们都对它溺爱太深,已经有点了疲惫了。

造成这种趋势的动因是什么呢?仅仅是因为这东西好得让人接受不了吗?不。实际上我们用电视、短信和社交媒体代替了真实世界的人际互动,一段时间之后,一种轻度的抑郁症状就发生了。我们都是社交的动物,即使像我这种怪脾气的人也一样,我们需要真正的互动,感受到切肤之感。社交媒体,像所有之前已有的或者将来可能会有的工具,仅只是对真实生活的增强,永远不可能替代它。我们用错误的方式使用这些工具,我们也正在受到过度使用所带来的副作用的折磨。 对社交媒体的应用又是如何影响了我们的客户呢?就像这个行业里所有的趋势一样,不会有什么独一无二的社交媒体营销方案,就像不会有什么独特的病毒营销或者邮件营销方案一样,因为今天的的流行迟早会褪色、陈旧、布满灰尘,到明天,它不过是昨天的新闻而已。最终,一切还是要回归到营销的策略和创意。如果说社交媒体在营销领域扮演什么角色的话,它只不过是众多渠道中的一种,没必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