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格鲁吉亚之战(4)



系列专题:《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霸权背后》

  1948年,美国冷战的主要设计师、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办公室主任乔治·F? 凯南,在一份密级为“绝密”的内部政策备忘录中勾勒出美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创建战后帝国,即“美国世纪”。

  凯南在这份几年后就解密了的文件中写道,“我们拥有世界50%的财富,但人口却只占世界的6?3%……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难免成为忌妒和仇恨的对象。下一时期我们的真正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我们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允许我们保持这种差距的关系模式。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摆脱所有的多愁善感和白日做梦,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国最直接的每一个目标上。我们不能自欺欺人,在世界各地干那些毫不利己、乐善好施的事情,这对于我们来说太奢侈了。”?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主要设计者们的最初战略是创建某种非正式的帝国, 美国以无可挑衅的霸权姿态出现于世, 并通过新设立的联合国组织管理新的世界秩序。

  非正式帝国战略的主要设计者是一群精选出来的战略家。1939年他们参与了由纽约对外关系理事会组织的战争与和平项目的研究,他们刻意选择不把美国主导的战后全球秩序称为帝国。相反,他们把美国帝国式的权势掩饰在殖民地解放者、民主和自由市场支持者的伪装之下。这是当代最有效和最狠毒的宣传阴谋之一。只要美国仍旧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只要美元仍然被视为事实上的世界存储货币,只要西欧、日本和亚洲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事实上的美帝国就将继续被伪装为非洲和亚洲那些新获得解放的国家的自由灯塔。?

 第4节:格鲁吉亚之战(4)
  英国的温斯顿·丘吉尔顽固地拒绝英国在美国的全球帝国中扮演世人皆知的二流角色。这个立场导致英国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进行了一系列公开和秘密的挑衅,这些挑衅又导致斯大林放弃了在联合国安理会或其他场所与美国建立合作性关系的任何想法。一个由坦克、轰炸机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构成的真实铁幕降下了。1948年之后,华沙条约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不久后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铁托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南斯拉夫,与西方隔离开来。

  从那时起,即从1946年丘吉尔在密苏里富尔顿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到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正式创建之间的这段时期,从德国易北河下游经中亚到中国这片称为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区域被封住了,脱离了美国资本投资和美国经济政策主导作用的直接影响。

  历史的“地理枢纽”

  不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所知的是,重新夺回对俄罗斯完全的经济和军事控制权是美国对外政策界一以贯之的目标。美国对外政策界包括美国的军事工业复合体、跨国能源公司,以及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和为数众多的特别情报机构在内的美国国家安全机构。——译注甚至在哈里·杜鲁门领导下的美国与斯大林领导下的前苏联仍作为同盟国进行对德国的战争时,1945年杜鲁门就曾秘密地向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下令,准备对前苏联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华盛顿对于战争的存在没有任何多愁善感,这无非是一门生意,一门表面被温和地冠以“美国世纪”之名,实则是建立无可匹敌的美国统治地位的生意。

   地缘政治大师麦金德  俄罗斯正是哈尔福德·麦金德爵士1904年在伦敦皇家地理学会会议上发表的经典政策论文“历史的地理枢纽”中的心脏地带。

  对于一个世纪前的麦金德和英国对外政策机构来说,对俄国的控制决定着谁将或谁能够控制辽阔的欧亚大陆,继而控制整个世界。麦金德坚信,随着欧洲在海外扩展到印度、非洲和其他殖民地,俄罗斯以东欧和中亚为根基向东方和南方扩展,一个拥有人力和自然资源的广大空间正在形成。这个巨大的空间将很快“遍布铁路网”,有史以来陆权国家的机动性和战略抵达能力首次得到极大提高。

  在此地理和历史背景下,麦金德将欧亚大陆的北部核心区界定为“枢纽国家”或“心脏地带”; 将毗邻心脏地带的德国、奥地利、土耳其、印度和中国界定为环绕心脏地带或枢纽国家的“内新月”地区。他警告说:“在力量对比倒向枢纽国家之后,其扩张可至欧亚大陆边缘地区,并可以使用庞大的大陆资源建造舰队,建立世界帝国为期不远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00310.html

更多阅读

第17节:胜利之战

系列专题:《小项目引爆商业内幕:成交》  14 胜利之战  上午11点左右,高原接到了德阳银行主管科技的刘处长电话。通知他们下午1∶30准时参加商务谈判,还是在21层综合会议室。  高原一接完电话,立刻风风火火地敲开了由甲的房间,很快

第11节:格鲁吉亚之战(11)

系列专题:《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霸权背后》           Ibid?  Zbigniew Brzezinski, 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 New York, Basic Bo

第10节:格鲁吉亚之战(10)

系列专题:《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霸权背后》          ? Philip Zelikow and Condoleezza Rice, Germany Unified and Europe Transformed ,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 180184? 当时的美国

第9节:格鲁吉亚之战(9)

系列专题:《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霸权背后》  在有关美国宣布在波兰和捷克部署导弹防御设施计划这个事件上,只有极少数西方人提出警告,其中之一是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施罗德在2003年坚决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后来成了布什政府“事实

第8节:格鲁吉亚之战(8)

系列专题:《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霸权背后》  在2007年3月布鲁塞尔讲话期间, 奥伯林将军说华盛顿也有在高加索部署反导雷达系统的想法,最可能的地点是在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和乌克兰,而当时这两个国家甚至还不是北约成员国。 

声明:《第4节:格鲁吉亚之战(4)》为网友我很快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