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霸权背后》
在麦金德看来,俄德联盟或征服了俄罗斯的中日帝国,将能够争夺世界霸权。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情形,“都将为强大的陆权打开海洋”,从而形成产生主宰海洋与陆地的大强权所需的地缘政治条件。 从1904~1905年日俄战争直到1949年北约创建,英国的对外政策一以贯之地遵循麦金德的指导方针,致力于不惜任何代价防止出现凝聚在俄罗斯周围的欧亚大陆“枢纽强权”,防止其挑战英国的全球霸权。 霸权背后
![第5节:格鲁吉亚之战(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72351159999.jpeg)
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 第一章 格鲁吉亚之战——普京扔了炸弹美国的“天定命运”:控制欧亚大陆 然而,麦金德在大西洋彼岸的盎格鲁撒克逊兄弟们正在形成他们自己的“天定命运”观念,这是美国全球帝国强权的另一种表述。随着美国征服西部,扩张至太平洋,美国在1898年发动了第一场公开的帝国主义战争,打败了力量对比悬殊的西班牙。这场战争不仅让美国获得了远离美国海岸的菲律宾,还让美国的政治、金融机构第一次尝到了全球帝国强权的甜头。 大约在麦金德1904年发表关于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的同时,一位颇有影响的美国宣传家布鲁克斯·亚当斯美国最受尊重的精英家族之一的后代,其先祖可追溯到美国开国年代,提出了美国人的世界帝国的构思,以及美国对整个欧亚大陆地缘政治空间的征服。——译注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展望美国全球帝国的来临和美国对整个欧亚地缘政治空间的征服。这些著作对他的密友西奥多·罗斯福和伍德罗·威尔逊等当时的美国精英圈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20世纪50年代初冷战期间,布鲁克斯·亚当斯那些为征服欧亚大陆的美国全球帝国辩护的观念,重新成为美国规划冷战的政策指南。 亚当斯提出侵略性的扩张主义政策,目标是把亚洲变成美国的殖民地,使美国在亚洲获得广阔的新疆域。从冷战结束到现在,这一政策一直是美国主要对外政策战略家们心照不宣的目标。 来自势力强大的纽约对外关系理事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及与其有密切往来的战后美国政策设计专家,尤其是美国政治、经济界的洛克菲勒帮,把麦金德的地缘政治观念奉为圭臬。基辛格和后来的布热津斯基等洛克菲勒帮领军人物,都接受过麦金德地缘政治传统的训练。 在1997年出版的广受争议的 《大棋局》一书里,布热津斯基得意扬扬地宣告美国赢得了对冷战老地缘政治对手俄罗斯的胜利。 他以强权的自负腔调公开谈论美国在西欧的所谓盟国,宣称:“简言之,对于美国来说,欧亚大陆地缘战略涉及有目的地管理具有地缘战略地位的重要国家……用古代帝国那个更野蛮时代的说法,帝国的三大地缘战略定律是:在各诸侯之间保持安全的依赖性,避免相互串通;让附庸者保持顺从、得到保护;防止野蛮人聚成一伙。” 把布热津斯基的这些话翻译为最通俗的语言,即公开说出了获胜的美国政策精英们为保持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将怎样对付欧盟或欧亚大陆国家的一些不便直言的想法:首先,防止“串通”,这是对欧亚主权国家双边合作的流氓语言;其次,确保欧亚大陆国家无力发展独立的国防支柱或脱离于美国掌控的北约安全架构。在布热津斯基看来,“野蛮人”显然是指俄罗斯、中国和中亚国家。 麦金德为美国提供的冷战蓝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纽约对外关系理事会的著名刊物《外交》曾约请布热津斯基的启蒙导师麦金德,撰写战后世界地缘政治可能性的思想要点。 即使在二战结局还远未确定之时,麦金德在1943年的这篇文章中就已经写出了冷战的预兆,“一旦前苏联在这场战争中征服了德国,它将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陆权国家,其结果是不可避免的。此外,前苏联还将成为在战略上处于最有利的防御地位的强权大国。心脏地带是地球上最大的天然堡垒。世界上将首次出现这样一种情形,这个堡垒拥有数量充足的高质量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