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美国全方位主导战略:霸权背后》
英国军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创建了塔维斯托克研究所,作为英军的心理战研究机构。1921年, 贝德福德公爵和塔维斯托克侯爵为该研究所单独提供了一幢楼来研究一战幸存英军士兵的弹震症。这项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帮助这些饱受精神创伤折磨的士兵,而是研究人在压力之下的“崩溃点”。英军心理战局指导这项研究工作。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曾一度参与了这个研究所心理分析方法方面的工作。 二战后,洛克菲勒基金会拨出经费,与陷入财政困境的塔维斯托克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美国运用得越来越多的心理战活动。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经费支持的新组建的塔维斯托克人体关系研究所,此时的使命是“研究在和平条件下的社会精神病学,类似于在战争时期军队遇到的问题”。后来的事态表明,此次转变的意义极为重大。 塔维斯托克研究所立即在美国开始了工作。该所的首席研究员库尔特·卢因于1945年来到麻省技术研究所,设立了群体活性研究中心。卢因对在群体环境下影响个体的过程进行科学研究非常感兴趣。1948年卢因去世后,该中心迁到了密歇根大学,更名为社会研究所。 费雷德·埃米尼在1967年提出的概念很快在北约利用“蜂拥的年轻人”推翻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事件中得到印证——1968年5月中情局指导了法国学生的暴动。这只不过是在接下来的35年里美国情报机构所进行的一系列颠覆行动的最初彩排,但它展示了埃米尼所提观念的效力。 加德满都的摇滚录像 1989年年底,在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举行的“全球管理社会创新项目”会议上,费城沃顿金融学院一个研究领域为社会体系结构的教授,霍华德·珀尔马特博士,他作为塔维斯托克研究所埃米尼博士紧密的追随者,强调说“在宗教色彩浓厚的加德满都推广摇滚音乐”,是传统文化可以被瓦解的适当比喻。由此产生了珀尔马特所谓“全球文明”的可能性。 为了实现瓦解传统文化必须做的两件事,他强调说,首先要“构建由国际和以地区为活动重点的组织所构成的国际网络”,相当于今天的人权组织和其他非政府组织;其次要“通过大众传媒把某个地方性事件转变为几乎同时在世界各地均有影响的全球性事件”。 珀尔马特的观念包含了美国现代版政权更迭的核心内容,进入新世纪后它将在中欧以颜色革命闻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靠政府出资运营的兰德公司在运用信息技术秘密挑动政权更迭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1997年兰德公司研究人员约翰·阿奎拉和戴维·隆菲尔特研究了信息革命的含义,其中包括通过电子邮件、移动电话联系起来的网络组织的优势及蜂拥的潜在价值,把信息技术的技能作为进行战争的关键方式。 从塞尔维亚、格鲁吉亚到乌克兰的蜂拥行动……
![第15节:控制欧亚大陆(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72230362386.jpeg)
在美国国务院和情报界看来,2000年成功地把顽固的米洛舍维奇从总统职位拉下来,证明它们实施秘密政权更迭的新方法是有效的。这看上去这似乎是消灭与美国政策作对的他国政府的完美模式,至于某个政府是否受老百姓拥护或是否经民主选举产生则无关紧要。面对五角大楼的蜂拥新战争方式和兰德公司的颜色革命技巧,任何一个政权都可能是脆弱的。 在成功督导制造了塞尔维亚“你完了”革命几个月之后,美国大使迈尔斯被派遣到了下一个岗位,来到中亚高加索山区的小国格鲁吉亚共和国。按照常规,被委派到前苏联时代刻板的老官僚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统治下的小而闭塞的格鲁吉亚,在美国国务院系统的职业道路上会被认为是不受重用。但对迈尔斯大使来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他的使命是在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再现贝尔格莱德的革命。在第比利斯, 迈尔斯对时任格鲁吉亚司法部长、美国培养出来的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毕业生格鲁吉亚人萨卡什维利耳提面命,指导他怎么把谢瓦尔德纳泽搞下台。 迈尔斯得到了与美国政府有联系或由政府出资的非政府组织的大量帮助, 其中包括国家民主基金会。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每一个对外颠覆或政权更迭行动都有这个机构的影子。提供帮助的还有美国亿万富翁乔治·索罗斯的开放社会基金会以及位于华盛顿的自由之家。 自由之家成立于20世纪40年代, 是北约的宣传机构, 2001年它的领导人是中央情报局前局长詹姆斯·伍尔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