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2)



系列专题:《生存谋略:历史中的阴谋阳谋》

  武则天当政时,徐敬业勾结朝廷势力发动叛乱,武则天全力镇压。平叛胜利后,她在宫中宴请功臣。三天后,她在洛阳宫乾元殿又召集了一次群臣集会。不过这次没有歌舞、酒宴,只有紧张得令人窒息的气氛。武则天先是对自己粉饰一番,然后对群臣厉声说道:“众卿,你们中间有的是先朝老臣,有的是将门之后,还有的是握有兵权的宿将。可是你们有超过裴炎的吗?有超过徐敬业的吗?有超过程务挺的吗?这三人,都是颇有声望的,但他们不利于朕,与朕为敌,朕都能杀掉他们。你们若有异图,比他们更厉害,就请早点动手,不然的话,就应该洗心革面,安分守己,免得身败名裂,贻笑天下!”番话字字千钧,铿锵有力,众臣听后个个浑身颤抖,冷汗淋漓,一起跪地叩首,表示愿意拼死效忠于她。集会完毕,武则天又让大臣们排着队伍前往朝堂。朝堂上正悬挂着徐敬业、裴炎、程务挺三人的首级。

  武则天用不着对她的那些大臣们施以严刑酷法,只有那三颗首级就己经足够令他们服服帖帖了。

  国家要想发展、富强,不是靠武力来获得的,而是靠富国强兵的政策和开明的外交策略所换取的。

  明洪武初年,朱元璋依据当时国家的实际情况,对周边国家制定了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他主张:敌不扰我,我不侵敌。不仅如此,他还积极主动地着手恢复同周边诸国的友好关系,往周边各国派出外交使节,甚至还想办法与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取得联系。

  由于朱元璋积极主动地开展了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当时明朝的对外关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少国家前来通好,贡献宝物。而在这一系列外交活动中,大明王朝始终以“宗主国”自居,而视周围的邻国为附属国,其中一些国家还向明朝称臣朝贡。同时,不少国家也派子弟到明朝求学,他们对于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大明王朝在这些对外交往中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国皇帝之一。他出身低微,却懂得“马上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的道理。他在建立了统一的大明王朝之后,没有像秦始皇那样不知满足地穷兵黩武,而是运用一些外交策略使周边国家臣服,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政治上善于降服对手的政客,同样也是“屈人之兵而非战”。

  “安史之乱”时期,唐朝大将李光弼驻军河阳,叛将史思明驻军河清。两军对峙,相持很久。

 第9节: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2)
  史思明一心想要截断李光弼的粮道,李光弼率军前去防备。有一天傍晚,李光弼要回河阳,只给部将雍希颢一千名士兵,守卫野水渡粮道。临行前吩咐雍希颢诸将领说:“史思明知我回河阳,一定会派李日越等人来袭击我。你们要坚守阵地,但不要与之交战。如果他投降,就和他一同来见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00257.html

更多阅读

第十四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

第十四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原文】孟子曰:“求1也为季氏2宰3,无能改於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於孔子者也。况於为之强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 张巡守睢阳

熟读《孙子兵法》的中国人,都知道“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妙处。不甚明白的是,在什么样的主、客观环境下,才能实现“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者谋略。从历史上看,《孙子兵法》成书的时代是公元前512年的春秋末期。据《史记·

也说“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运用

也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易中天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兵法》中的名言。这句话,过去一般都理解和表述为“不用发动或进行战争,就让敌人屈服、投降”。有人还把它和马谡的“攻心为上”、赵藩的“自古知兵非好战”联系起来,甚至认定孙武

优势品牌:不战而屈人之兵——茅台争‘国标‘之品牌营销

     坚持不懈地申请了近十年的商标之后,今年七月二十日,"国酒茅台"的商标终于成功通过初审。然而,贵州茅台的"加冕"之路走起来似乎依旧不那么尽如人意。初审消息一出,业内外一片哗然,仅三个月的公示期内,便累计遭遇九十余件次异议。

DHC:“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什么?

DHC正是因为把握住了顾客的消费心理,同时在有效营销策略实施当中,很好的满足了顾客的期望值,才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化妆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并且短时间内迅速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可。仅仅十几年的时间,它就以奇迹般的崛起和颠覆性的成功

声明:《第9节: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2)》为网友高饮一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