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让事情变容易的成功宝典:仁慈的吸引力》
由此可见,缺乏接触或是接触不足的后果多么严重。打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社交隔绝对生理机能的影响就一直是众多科学研究的主题,而最主要的结论是:缺乏接触和多种疾病以及短寿都有关联。它对健康危害之大不下于抽烟。社交隔绝的人罹患心肺疾病、睡眠障碍、忧郁症、背痛、记忆减退的几率较大,尤其是老人家,缺乏刺激很可能是致命之源。 接触能力是仁慈的一个基本面向。你和某人产生接触,就是找到了他的心。你会觉得那人就在身边,完全为你而存在。此时此刻,你在那人眼里是第一要务。你举足轻重。 人与人之间若是缺乏接触,整个世界都会变得灰暗而机械化。人际互动有如机器人,不似真人。往来没有实质内涵,表现出来的仁慈--如果我们能这么称它的话--只是虚有其表的礼貌,空洞无心的仪式。接触是一道门,可以让仁慈之水流过的门。

一个社会的经纬,是由所有人的人际接触交织而成。这些接触越扩越大,形成了一个网络。有人用数学模式研究过这个网络,发现不少模拟:电流、哺乳动物脑部的神经线路、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因特网的繁衍、整个地球的生态。它们的共同点是:都具有错综复杂的关联,其中的元素个个举足轻重,能够影响极其遥远的其他元素,甚至产生惊人的连锁反应。无论我们自觉多么孤立,依旧和数百万人脱离不了干系。史坦利·密尔格兰(Stanley Milgram)曾经检视人际距离的程度。这项知名研究指出,我们常会发现无意中碰到的人和自己竟然有共同的朋友或亲戚,这其实不是鲜见的巧合,而是有规则可循的定律。我们身在一个密实的网络中,与他人交流的密切出乎我们的想象。而我们对他人也有意想不到的影响力。和他人的接触--交情深浅、品质好坏、挫败、鼓舞或滋养的能力--能够改变他人。改变他人的心境,就有如繁衍出无数的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触及他人生命、从而改变世界的机会,其实俯拾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