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二十几岁必须看透的50个人生谬误》
没过几年,被许多人认为“吐词不清”“不会有多大出息”的周杰伦却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站到了华语歌坛的正中央。 所以说,听话是优点,但不听话不一定是缺点。美国的心理学家托伦期研究发现,创造力高的孩子有3个让人讨厌的特点:一是顽皮、淘气、荒唐和放荡不羁;二是所作所为时逾常规;三是处事固执,较幽默,但难免带有嬉戏态度。按他的观点,淘气不一定是坏孩子。而中国人对孩子的评价是“听话就是好孩子”。西方人对淘气的孩子并不另眼相看,他们甚至偏爱淘气的孩子,他们对中国的“听话教育”持否定意见。
![第32节:谬误6不听话的坏小子,难成大器(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65334785621.jpeg)
先不说东方和西方的教育体制差别问题,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不听话”。不听话一般是不接受别人的劝告或者教导,不管是不是值得去听,但是不听话的人往往有自己更多的想法,也就是有叛逆的念头。这也可以说是有独立思维的开始。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听话”是一种无需考究正确与否的服从,是一种剥夺了独立辨别权利的接受,是一种上传下达的命令,是一种培养奴性的养分。所以说:“听话教育”是阻障独立思维的魔咒,也不为过了。 特立独行不是错 有两个才进大学不久的学生,违抗了他们父母的期望,主动辍学了。不过他们的名字,你一定知道:一个叫比尔?盖茨,另一个叫戴尔。还有一个更近一点的例子:有一对华人夫妇,他们的孩子再差半年就可以拿博士学位了,可是他放弃了,要去折腾自己的小公司。那一对华人夫妇非常气恼,可是没有办法。这个不听话的孩子的名字叫杨致远——他是雅虎的“酋长”。 坐在车库里就想着挑战蓝色巨人IBM,“让每个人书桌上都摆上一台电脑”;连制造汽车的许可证还没有办下来就发誓“要做中国最便宜的汽车”,没有这样的胆大妄为也就不可能成就盖茨的微软和李书福的吉利。 很难想象,一个有创新精神的或是稍微有些主见的人,会时刻表现的非常听话。创新的前提就是要藐视现有的规则,不去神圣化一些现存的东西。然而,我们的大众文化,似乎对于表现出这样精神的人,只是倾向于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