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再表明,不认可我们观点的客户请不要致电了。我们只与认同我们观点的企业家沟通,我们能帮到的,只有先认同我们观点的客户。
其实,我们的观点很简单:请客户不要将自己当做营销专家。只要满足这一条,什么都好谈。我们可以当客户为创业家、实践家、企业家。唯独,我们不认为,客户是营销专家。虽然专家这个词对我们来说,也蛮有压力、沉甸甸的。
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多数都停滞不前了,进入了瓶颈。许多企业创始人开始反思,为什么呢?好!就是应该反思。然后,许多企业家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花了大把银子去北京听课,听说哪里有讲座便丢下所有事情去取经。终于经历了这些后,企业家们的整体理论上去了。认识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开始不厌其烦的搞标准化管理,搞企业文化建设,搞团队架构重组,搞流程化作业。
然而,90%的企业依然过不了“更年期”,甚至不进反退。
因为,他们早晚要认识到,任何的市场行为,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对内规范化管理、对外市场竞争。把管理当做战略,把竞争当做战术,或许是中小企业最明智的选择。
笔者以前曾经在一家私营数码连锁企业做过咨询,从2003年开始,到现在6年多了,6年前,那家企业年销售额在3000万左右,店铺数量在4家。6年后,那家企业年销售额在4000万左右,店铺数量在5家。当初笔者在2003年规划的时候,对其规范化管理、战略制定两方面都做了深入的剖析,并作出了具体方案。时隔6年,为什么他始终发展不起来?
而且,这样的企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0年期间,如此情况的企业触目皆是,我们历经的这些客户数不胜数。后来干脆,我们不再为他们提供服务了。因为,我们辛苦市场调查后作出的有针对性的战略和战术,对于他们来说,是种期待。对于我们来说,是种无奈。
同样,10年来,我们看到非常多的客户,以几乎我们都诧异的发展速度形成规模,在行业中崭露头角,并且稳健的走向更宽旷的未来。
我们总结了一下,他们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似项羽、后者如刘邦。项羽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目空天下、优柔寡断。刘邦从善如流、低调处世、善于用人、果敢坚毅。
曾在北京大学听名家讲座时,一个企业家问到:项羽败走,卷土重来,鹿死谁手?一片唏嘘之声,认为天下姓氏尚难断定。那个企业家只是静观旁侧,微笑不语了3分钟后可能实在忍不住了,便询问在座600余人可有别论。课堂于是一片静寂,都认同了天下形式不可预测。然,笔者举手发言:项羽败走,卷土重来,必败。再走再败!企业家点头说好。
这便是今天多数中小发展型企业家们的悲哀。他们如项羽一样邀请我们咨询,阐述企业发展如数家珍,规划企业未来形势大好,对于管理滔滔不绝,说起营销夸夸其谈。我们如忠实听众,末了,我们问:你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懂,找我们何为?客户往往说,老找不到突破瓶颈的办法。
便想到一个故事,说一个商人去向大师问津,大师什么都不说,只是给他添茶,等到茶杯满了,依然继续的故事。
这些客户,都认为自己满了。又怎么能宽广自己的未来?东学学,西听听,这看看,那瞅瞅,拼凑起来的东东又怎么经得起市场残酷的现实犀利斗争考验?我们想帮、愿意帮,帮不了。
他们在引经据典的同时,和20世纪末海龟冷不丁说中国话弄出几个鸟语来没什么分别,不过在证明他们不得了,然而,脱离了市场,你就是会火星语又有什么用?
不仅对我们合作成功的客户表示敬意和感动。他们那虚心和信任的态度及作为,让我们生怕自己考虑的少了那么一丁点而给客户带来损失,让我们无所不用其极的帮助客户将市场做的细节而稳健,让我们甚至融入到客户的企业,让我们激情澎湃,竭尽全力。曾经有个客户凌晨2点打电话给策划师,说有个问题很棘手,不知道是否冒昧。我们策划师的回答几乎代表了我们每个人,策划师说:我们的服务是24小时的,是我过去还是你过来?就这么一句话,凝结了我们比客户更关心客户的事业。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为客户服务,既是义务,也是道德。做到该做的只是尽职,比客户更关心客户的事业那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白手起家,功成名就。我们为客户打造的不只是一个品牌、一个企业,也绝不是一个市场,在我们心里,我们更愿意帮助企业建立一个商业帝国。哪怕到了一定阶段,我们力所不能及,我们推荐更好的伙伴给我们的客户。
做企业,必须有野心!但有野心远不够,方法更重要。中国的中小发展型企业家从来不缺乏野心。从来不具备足够的方法。有时候,把自己掏空,或许是最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