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处方药专业化推广:推广经理》
虽然新的医改方案仍然是一个框架性的方案,但是医改的基本方向和对医药行业的影响是比较明确的。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医改的最终目标。从近期的主要改革措施对医药行业的影响来看,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受益程度各有不同。但是总体而言,医药市场扩容和行业集中度提高是行业的趋势,医药行业也将长期受益于医改的推进。 替代高价药需求减少。2007年实施的新《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医生使用药品通用名称、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而不准使用商品名,这使部分合资企业的高价药被相应的国产低价药取代。新医改将积极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发挥医疗保障机构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并完善支付制度,积极探索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这些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医院追求高价药的冲动。 不可替代高价药需求不变。新医改方案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在新医改初期,基本医疗保障是低水平的,因此非基本药物也将存在较大的市场,可替代进口药的高档仿制药仍有较大市场空间。而且,对仿制药品实行从低定价制度,将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按照这种定价方式,加上其他限制措施,有望控制提供仿制药的企业数量,为那些具有首仿能力的企业获取较高利润提供制度保障。 报告分析,三轮医改、相辅相成,共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核心问题;“一个目标、四大体系、八大支柱和五个重点”构成新医改的主体内容。 由于政府投入的加大和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医药需求总量的持续、快速扩张使得新医改将在今后十数年内成为医药行业的世纪盛宴。但新医改的内在要求和我国的竞争格局,决定了它不是所有医药企业的盛宴,将成为很多企业的生死线。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打造了全新的药品交易通路,药品的网上集中招投标,使传统的药品流通模式产生了根本性变化。药企、代理商直接在网络上参加招投标,消除了地域与时间的限制。企业“逐鹿”网络的号角早已吹响。

再次,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速,国内药企面对的是国际先进药企愈来愈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在观念、管理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严峻挑战。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企业唯一可为的是适应变化,才能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否则就只能在大浪淘沙中逐渐消亡。 广大制药企业如何把握市场大势,在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要从运作模式着手。 一是运作理念的更新。二十一世纪药企间的竞争是产品学术概念的竞争。企业要加速传统运作向推广运作的转换,尽快建立与市场经济及国际接轨的新型的学术推广方式和服务方式,强化产品学术概念的传播。 二是运作重心的转换。制药企业的运作重心应逐渐从市场开发、商务工作转到配送中心上,因为现在的药代都是向强大、反应快速的配送中心看齐。送货的及时与否成为企业竞争能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是运作模式的改革。制药企业要稳健发展,必须相时而动,打造合符企业发展的运作模式。例如,企业销售达到1个亿应该怎么运作?3个亿或者更多呢? 2. 我国药企推广运作的演变 (1)第一阶段——“井水不犯河水” 一般为起步阶段,企业的产品销售市值在1~3亿元(人民币)之间。 市场部负责开发产品和制定产品年度推广计划,收集、分析和整理市场竞争产品信息,建立和完善推广信息的收集、处理与交流等;销售部则负责区域市场开发,组织产品学术推广活动,并向市场部反馈产品终端促销、竞争品牌市场信息以及客户反馈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