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入职十年内应该想明白的事:职场达人志》
当年底,李秀成亲率大军来袭,前锋距曾国藩驻地仅60里。曾国藩惊魂落魄,一边拼死组织抵抗,一边写下遗书,准备自杀。只因李秀成误以为祁门有重兵守御,又不知曾国藩本人就在这里,便放弃进攻,绕道江西进行战略转移,才使他侥幸逃过一劫。后来曾国藩每提起祁门战事便心有余悸,连呼侥幸。 所以,当成功者们在回想往事时,他们会惊人一致地认为,自己能够成功实在只能归于“运气”好。因为,到了他们那个级别,所有靠努力可以克服的,都不是真正的困难。真正无法超越的,是再努力也无法克服的不确定性,是你自己掌控不了的灾难性意外。 先为不可胜 既然运气如此重要,甚至能够决定成败,是不是我们就可以坐待其临、搭一把顺风车了呢?答案:不是。 有人做过研究,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大约15个左右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但大多数人浑浑噩噩走完一生,甚至连机会是否光临过都不知道。老话说:“运气青睐有准备的人。”如果你不具备足够的必要条件,运气来了,你也没有基础去承接。一个缺乏创业准备的人,即使突然中了大奖,有足够的钱去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也很小。一个缺乏领导才能的人,即使突然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也很难服众。 要成功,就必须具备成功所需的必要条件,同时,尽量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利事件,无论表面上看,那些事发生的概率多么小。要时刻做好准备,要么创造条件避免其发生,要么一旦发生也早有应对的预案。这样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早在几千年,伟大的军事理论家孙武就在他的《孙子兵法》中阐述了这个道理:“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也就是说: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自己不可战胜的条件,并等待可以战胜敌人的机会。使自己不被战胜,其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能否被战胜,在于敌人是否给我们以可乘之机。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够使自己不被战胜,而不能使敌人一定会被我军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却不能强求。这就是司马懿拖死诸葛亮的方略,他自知不敌,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外加免战牌高高挂起,纵然诸葛亮神机妙算,又奈我何?能胜,我就打;不胜,我就歇着。打与不打,主动权在我。我可能永远都不能取胜,但也永远都不会败,永远都有取胜的机会。
![现实太残酷 第18节:第一章 面对残酷的现实(1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60315881606.jpeg)
在职场中,我们要晋升,要成功,一定要有两手:一手是靠努力和能力不断创造出色的业绩;一手是“先为不可胜”,把所有危险都消灭在萌芽之中。一边往前冲,一边要回头看背后有没有人在弯弓射箭瞄准你。前者依靠你的业务能力,而后者则有赖于你的政治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