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卡耐基写给女人的8堂幸福课》
实际上,不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好想法和坏想法都是一样的,区别都是前者通过前因后果产生有意义的规划,后者前思后虑则让一个本该清醒的大脑紧张甚至崩溃。 我曾有幸访问到世界上最有名的《 纽约时报 》的发行人亚瑟?苏兹伯格先生。他对我说,当“二战”的战火燃过欧洲时,自己很吃惊,也很担心未来的日子,以至于寝食难安,不得不半夜从床上爬起来,找出颜料和画布,对着镜子画下自己的肖像。那时候他对绘画还一无所知,但依旧坚持画自己,目的是转移注意力不再担惊受怕。最后,他在一首赞美诗里发现了自己的座右铭,从此,他消除了忧虑,在心灵上得到安宁。这段话是:

“只要一步就好, 指引我,仁慈的灯光…… 请你常在我脚旁, 我并不想看到远方的风景, 只要一步就好。” 差不多是同一时间,一位年轻的士兵也学到了这样一课,他就是住在马里兰巴铁摩尔城的泰德?班哲明诺——一度曾经忧虑得丧失了勇气的士兵。 泰德?班哲明诺写道:“1945年的4月,我的忧愁使我得了结肠痉挛病。这种病极为痛苦。要不是当时战争结束的话,恐怕我早已经垮掉了。” “当时的我在第94步兵师担任士官,工作内容就是建立和维持一份在作战中死伤和失踪者的人名记录,并帮助发掘那些在战争中被打死的、被草草掩埋的士兵,同时收集那些人的私人物品,准确地将他的物品送到他的朋友和家人手中。我整天精疲力尽,担心我能否撑到明天,担心自己不能活着回去抱一抱我唯一的儿子——这个16个月的孩子出世以来我还从来没见过呢。整天劳累的工作,紧绷的神经,让我憔悴不堪,足足瘦下来34磅。即便如此,仍然疯狂地担心、忧虑。眼看自己瘦的只剩皮包骨头,却毫无办法。我不能想象,我怎么可以这样瘦弱不堪地回家面对我的妻儿,因此我哭得浑身发抖,像一个孩子,可就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直到德军最后大反攻开始不久,我还经常这样哭泣,几乎丧失正常人的生活能力。” “不得已,我被送进了医院。一位军医为我作了一次彻底的全身检查,然后告诉了一句可以改变我一生的话。他说:‘泰德,你没有什么不好,你的问题纯粹是精神上的。我希望,你能把自己的生活想象成一个沙漏,沙漏的上一半装满了成千上万粒的沙子,它们毫无例外地慢慢而均匀地穿过中间的窄缝。我们无法让两粒以上的沙子同时通过那条窄缝,除非弄坏这个沙漏。我们每一个人,就像这个沙漏。每天早上都会看到很多的事情要做,我们知道,我们得在这一天完成。但是我们只能一次做一件事情,顾不了其他,就这样慢慢而均匀地过完了这一天,就如沙粒通过窄缝一样。否则不如此的话,我们一定会让这些事情损害到我们的身体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