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o2o营销模式观察
综合看下来,大多数做外卖O2O,有这么几种角色和盈利方式: A.服务商角色(均以网络平台或移动平台为入口) A1.提供平台服务,以商家送餐销售提成或(与)平台服务费为盈利方式,是信息服务商,付费方为商家; A2.提供送餐服务,以商家送餐销售提成或(与)送餐服务费为盈利方式,是线上+线下服务商,付费方是商家或(与)用户; A3.因为不额外收取费用,以平台流量及客户资料为盈利方式,是广告销售商、信息销售商,付费方为广告投放主或信息采购主。 B.生产商角色 B1.自建网络平台或移动平台为入口,提供用户送餐服务,以产品销售为盈利方式,是服务商+生产商+销售商; B2.借助网络平台或移动平台为入口,提供用户送餐服务,以产品销售为盈利方式,是生产商+销售商。 假设你是服务商,A1和A2的盈利模式都必须在一定量级的订单完成上。 因为你不是生产商,而商家的资质普遍又不太高,订单转化率不高,可持续服务能力也不高,你对商家又无能为力。虽然可以通过A2的方式,帮助商家解决一部分送餐问题,但是相应你的成本又不一样了。简单来说,在订单量不高的前提下,这个成本是固定支出,只有量超过了盈亏平衡点,才有可能转化为变动支出。 要改变这个局面,你会去选择一些资质较高的商家,但,通常情况要么是他们自己干了,要么已经有了你难以撼动的合作服务商了。这里除了订单量的问题之外,最难的地方,是你还需要维系客户的粘度,避免被其他的平台抢夺,也就是持续客源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所有商业的难题。
![o2o模式是如何盈利的 为什么做外卖O2O盈利那么难](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482890724890.jpeg)
A3就暂时不要想了,仅仅依靠订餐,需要多大的流量,能够撑起一个互联网广告变现的平台? 假设你是生产商,如果有足够资源,可以身兼服务商角色,自己捣腾个平台,但是以上服务商角色面临的困境,你又如何在多重身份下突破?这样看起来,好像生产商更有机会盈利。其实也不然。因为生产商面对客户选择,仍然是被动销售为主,只有很好地通过营销改变客户为主动销售,这个商业模式就健康得多了。可这又谈何容易,你有线下足够的品牌样板店来支持你的价值体系么?没有品牌价值体系的支持,还不是和别家一起在打价格战? 谈问题,不如谈解决方案。 生产商自有线下门店、借力主流平台、逐渐转向SNS(微博、微信)的组合营销策略,或许是一条破局之道。 线下门店提供用户体验与更多方位的品牌价值体现,主流平台带来当前阶段的主要订单,SNS(微博、微信)将订单逐步向更便捷更低成本的运营成本转移。 最后,总结一下,在餐饮业激烈竞争以及移动互联网日趋成熟的大背景下,与时俱进,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仍然是不二的商业不败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