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掌控你的人生:生活中的博弈》
"智猪博弈"是一个"多劳不多得,少劳不少得"的均衡。它的结论是,在一个双方公平、公正、合理和共享竞争资源的环境中,有时占优势的一方(如"智猪博弈"中的大猪)最终得到的结果却有悖于他的初始理性。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也比比皆是。很多人都争着做那只坐享其成的小猪,只想付出最小的代价,却想得到最大的回报。"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说的正是这样一个道理。这三个和尚都想做不劳而获的"小猪",不愿承担起"大猪"的义务,最终导致每个人都无法获得利益。 再比如,新开发的某种新产品的性能和功用还不为人所熟识,在其推广过程中,一般只有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都比较强的大企业才会花巨资进行铺天盖地的产品介绍活动和广告"轰炸"。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与"智猪博弈"故事的原理一样。大企业是"大猪",中小企业是"小猪"。所以说,作为"小猪"的中小企业完全没有必要做出头鸟,自己投入大量资本做产品宣传,而只要尾随"大猪"(大企业),待大企业的广告为产品打开销路,并逐步形成市场后,再推出类似产品进行销售,就能挣得一定的利润。这也是为什么占有更多资源者要承担更多义务的原因所在。
![第31节:第三篇 情侣博弈与智猪博弈:先动与后动(5)](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5111262425.jpeg)
二、"枪打出头鸟" 某大学公开招聘两名教授,一名教授教经济学,另一名教授教会计学。经过层层考核,最终有甲、乙两人得此殊职。可招聘并未结束,好戏还在后头,接下来面对的是一个让所有人想不通,但现实得无法再现实的博弈决策过程。究竟是甲教经济学、乙教会计学呢,还是甲教会计学、乙教经济学? 在揭晓这个选择过程之前,有必要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甲、乙两位教授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以及现阶段为了生活,人人都十分关心的一件事情:教授不同科目教授的薪酬是不一样的。 甲、乙两教授都具有相同的学历背景--会计学硕士学位。就教育背景来说,两人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就工作经验来看,两名教授都有经济学和会计学的教学经验,但甲教授的会计学教学经验要优于乙教授。 再说薪酬水平。由于种种原因,薪酬问题一般来说是所有员工都比较敏感的话题,通常情况下是被当做秘密来对待的。当未确定谁教经济学、谁教会计学之前,学校为了避免这两位教授的功利心理,达到各尽其才的目的,对两位教授隐瞒了这一信息。实际上是,会计学教授的工资是5000元/月,而经济学教授的工资是3500元/月。这种差异并不是说这两个专业哪个更热门,或是说这两个专业的教授的工作量有什么不同,而是这所大学准备重点发展会计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