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人所不欲,勿施于己(3)



系列专题:《犹太人千年处世书: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获得对自己的认同和理解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怀特,在其著作《进步中的生命:有关个性自然成长的研究》中提到,现今有一种观念极为流行,就是认为:"人必须调整自己,以适应周遭环境的各种压力。"他还指出,这个观念是基于一种理想,也就是说 "人能毫无问题地去适应各种狭窄的管道、单调的例行公事、强制性的规定及完成角色任务的种种压力等。但其采取的行动是否成功,则须看其是否具有拒绝、帮助成长或是改进角色的能力:并且要能创造,表现出积极的力量--换句话说,就是在其成长过程当中,要具有创意性的方针和态度。"

  只有少数人有勇气独树一帜,或很清楚明了自己究竟拥护什么主张。我们的行为通常受公众的影响,如衣、食、住,甚至思考的方式。假如周遭环境与我们的个性格格不入,我们会变得神经质或不快乐,会感到失落和迷惑。

  一位美国医生曾作过这样的一个研究:有200名参加宴会的宾客品尝了同样的食物之后,其中一半的人食物中毒,但另一半人却安然无恙,他觉得好奇,想了解其中的奥妙,结果发现那些未中毒的人生活态度较积极,自我价值极高,对事情较看得开,处世较有弹性,用一句精神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他们的心灵的力量,也就是心能较大,较强。换句话说,心能越大,人越健康,因为免疫系统较强些。其实关于心能的大小强弱对人的各方面都有影响,医生、心理学家等人早已提出各种理论与实验结果。

 第28节:人所不欲,勿施于己(3)
  26岁的公关部经理苏琪失恋后变成一个泄了气的皮球。她说,我是一只折断翅膀的丑小鸭,整个世界都把我抛弃了。可是,她忘了,这个失恋的苏琪是天下独一无二的苏琪。如果她学会喜欢自己,爱自己,她就不这么傻了。

  她应该这样告诉自己:若没有我,我的自我将变成一纸空文;若没有我,我的生命将戛然而止;若没有我,我的世界将变成一片废墟。尽管在整个宇宙我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对于我自己,我是我的全部。为此我首先珍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珍重;我必须善待自己,才对得起造物主的恩赐。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98874.html

更多阅读

已所不能,勿施于孩 己所欲亦勿施于人素材

假期,全家人在一起吃个不凑合的早餐,极享受,可以慢慢吃,边吃边聊。 “你们知道中国古代以文字形式出现的第一首诗吗?只有八个字,但是内容特丰厚:‘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ou四声)’。意思是:砍下竹子,用竹子做成弓箭,射出弹丸,追逐野兽。厉害吧,只八

第30节:你所拥有的,比想象中的还要多

系列专题:《创造100分人生的秘密:倾听》  5 你所拥有的,比想象中的还要多  你经常觉得自己是个可怜人吗?或者,你总觉得没有人愿意帮你,经常为自己的境遇感到悲伤哀怨?  每当他回想起那些辛苦日子,心里总有许多感叹,叹人情世间的冷漠,叹

第17节:如果感到不公平,就向能帮助自己的人倾诉吧(1)

系列专题:《最实用的读心沟通术:女人的对话心理学》  6_如果感到不公平,就向能帮助自己的人倾诉吧  通过对社会上的成功人士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他们无一例外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如果在晋升过程中遇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而落

第33节:人所不欲,勿施于己(8)

系列专题:《犹太人千年处世书: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为了能有自知之明,常常需要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因此,经常与别人交流思想,依靠友人的帮助,是求得心理补偿的有效手段。  必须意识到你所遇到的烦恼是生活中难免的。心理补偿是建

第32节:人所不欲,勿施于己(7)

系列专题:《犹太人千年处世书: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给自己一点心理补偿  现在,心理失衡的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大凡遇到成绩不如意、高考落榜、与家人争吵、被人误解讥讽等情况时,各种消极情绪就在内心积累,从而使心理失去平衡。

声明:《第28节:人所不欲,勿施于己(3)》为网友独来独往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