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10位精英教你读大学:读大学怎么读》
一项研究发现,许多人在其成长的道路上,总是希望把自己的缺点变为优点,从而取得进步;然而其结果是付出了大量的精力,进步却非常缓慢;而少数最快乐、最成功的人的秘诀是"加强自己的优点,并管理自己的缺点"。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特点和长处,一个人与其一天到晚检讨自己的缺点,还不如积极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只有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才能找准努力的方向。 人和人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而那些不同于他人的正面特点,就是我们常说的强项。做人做事,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培养自己的优势,强化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迷恋上了历史,5岁开始读《上下五千年》,中学时陆续看《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上大学时,他就开始有意识地阅读原始的历史资料,慢慢地对历史萌发了很大的兴趣。当他在网上连载这部小说的时候,他已经看了足足15年的古书,在文言文方面的造诣已经令同龄人刮目相看了。因为迷恋历史,他一直没多少朋友,可是他觉得自己很强大,这种自身的强大就是他有别人不曾有的强项--"我懂的东西,超越了很多同龄人"。 2006年3月10日,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手里正翻着一本《明实录》,看着看着,他突然心里异常烦躁起来,看了十几年的历史,怎么还是如此枯燥乏味?!他脑袋里立刻闪现出一个念头:重写明史!于是,当年明月把自己强有力的"历史优势"和"写作特长"转化在了《明朝那些事儿》的创作上。 当晚,他在天涯社区注册了"当年明月"的ID,并在自己常逛的"煮酒论史"版块开始写下生平第一个长篇故事的开头:"我写文章有个习惯,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我希望自己也能做到。" 此后,他每天晚上都要坚持4到6个小时的写作时间,有时候困乏了,就用洗澡来缓解压力。成功贵在坚持,当年明月每日雷打不动地更新帖子,按时间顺序讲述历史,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路说下去,王朝的更替,后宫的乱臣贼子,宦官的争权夺利,一切的一切,都逃不过他那双凌厉的眼睛。他细细讲来,思路清晰,语言干净,故事无比精彩! 几个月过去,他的帖子点击率竟然高达300万次,一大批网民甚至还聚集到他的周围,成为他的铁杆"粉丝"。其中包括大学教授、懵懂小孩和耄耋之年的老太太。

随着读者群的不断扩大,当年明月也引起了出版商的注意。《明朝那些事儿--朱元璋卷》首次出版,马上销售一空,加印20万册后,又被读者一抢而光。此后其发行量一直不断上涨,几乎每星期都要加印一次。接着,从《明朝那些事儿--二》一直到《明朝那些事儿--七》,销量依然空前高涨,一经面世,就被抢购一空。当年明月名声大振,很快从一名草根写手跻身到中国作家富豪榜。 无论是从前人还是当代人的经历中,我们都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成功常常光顾那些能够找到自己优势的人。因为自身的优势,就是成功的支点。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善于领导的人,总是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善于干事的人,雷厉风行,做事干练;善于合作的人,团结互助,协调联动;善于应变的人,沉着冷静,条理清晰。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杠杆,能否走上成功之道,关键在于能否找到那个最合适的支点。一旦找到支点,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而这个杠杆,就是他们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