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李欣频创意宝典: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Ⅱ》
你想什么、你感觉什么,和你得到什么总是相配的。无论你想什么﹐宇宙都有能力提供,任何事物都不例外。所以,你就是思想的魔术师,让事情发生并不是你的工作,梦想它并让它发生才是你的工作,吸引法则会让它发生。 宇宙并不知道你正在提供的振动,是你观察到的事物、你记得的事物,还是你想象的事物。它只是单纯地接收振动﹐并用与之相配的事物作出回应。当你提供一个振动,各种宇宙力量就在协同运作以满足你,你真的就是宇宙的中心。
![第15节:抽丝剥茧找出自己的模式,彻底更换惯性思维(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41436305320.jpeg)
如果在你的经验中,经验到他人身上一些你不喜欢的地方,这只有一个原因:你用你的注意力在持续召唤它们。 因为不了解吸引法则,经由你的老习惯,你已与你不喜欢的人,取得了振动上的和谐,而且因为你一直持续给他们振动,而继续召唤他们前来。 别人无法在你的经验中振动,所以他们无法影响你经验的后果。他们能有他们的意见,但除非他们的意见影响了你的意见,否则他们的意见毫无意义。千万人可能反对你,但这并不能对你产生负面影响,除非你反过来反对他们。千万个反对你的人,正在影响着他们自己的振动、影响他们经验中正在发生的事物、影响他们自己所吸引的人……但这仍然不会影响你,除非你反过来反对他们。 无论你在想什么,你真的就是在计划一个未来事件。当你在担忧,你就是在计划;烦恼就是在用你的想象力,创造出你不想要的事物。 当你是在感激,你也是在计划……你到底想计划什么呢? 每当你在赞美,每当你在感激,每当你对什么感觉良好时,你就是在告诉宇宙:"请再多来一些,请再多来一些!"你无须再另外口头声明这样的意图--如果你允许你的塞子浮起,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会流向你。宇宙富含你所想要的一切事物,它并不是在考验你,而是在慷慨地给予你。你是谱曲者,你是定义者,你经由充满喜悦的期望,而得到这些。 2?《我们到底知道多少》(What the Bleep Do We Know),是从量子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人定型化思维模式。 3?电影《自然法则:吸引定律》(The Secret)的原著《秘密》 由《心灵鸡汤》《相信就可以做到》《与神对话》《你有能力拥有一切》等的作者分享他们宝贵的心想事成秘诀。 4?《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一书中有一项有趣的"拜伦·凯蒂转念作业",其中有一项是列出自己最讨厌的人的特质,然后反思自己身上隐藏的这些特质,然后彻底破除,以后就不会再遇到这类型的人。就算遇到,你也会看到他另一面可爱的部分,对他的看法完全改观。一旦你对他的态度改变,两人的磁场也同步转变,彼此对抗的对手戏就瞬间中止,他就不会在你面前呈现出那样的人格特质,于是,你就过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