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福卖“袁消”
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他得势后,手下为了投其所好,经常到厚德福买一些河南风味的食品,还经常把饭局开到厚德福里面。因此,袁世凯对厚德福非常熟悉,厚德福的生意更加兴隆。
且说袁世凯算尽机关,成功登上皇帝宝座。护国运动后,袁世凯渐渐众叛亲离,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洪宪元年的正月十五,袁世凯感到力不从心,在皇位上坐不住了,想要出去散散心,顺便了解一下京城的局势,于是穿着便装来到了大栅栏,一时兴起,想去厚德福吃点地道的河南菜。在卫兵的护卫下,袁世凯往前走着,马上就要到厚德福了。厚德福的门前正在热卖元宵,悠长的吆喝声远远地传了过来。 袁世凯感到很熟悉,加快了步子。可是,突然间一股不祥之兆袭上心头,袁世凯停下脚步,细细地听着。“元———宵”的吆喝声依然回荡在袁世凯的耳边,他却似乎听到了专为他演奏的丧音,那声音随着冷风传来,袁世凯真切地听到了“袁———消”、“袁———消”的声音,不由得勃然大怒。
他再没有心思吃饭了,马上返回,接着下令将厚德福卖元宵的人拘捕起来,还命令所有的人都不准再提元宵二字,将元宵的名字该为“汤圆”。说也巧,就在此事发生没多少天之后,袁世凯便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接着在忧惧中迅速死去。于是,一首歌谣在京城流行开来:“大总统,洪宪年,正月十五吃汤圆。汤圆、元宵一个娘,洪宪皇帝命不长。”
林则徐送凉茶壶的故事
王老吉本名王泽邦,乳名阿吉,清朝嘉庆年间出生于鹤山古劳水乡。当时岭南地区多阴霾雾瘴,夏日炎热,春秋湿热,燥火邪虐,水乡出产草药,有解暑祛湿功效,乡民有用草药煲凉茶喝的习惯。阿吉通晓医道,经常用草药给乡民治病,也掌握了配制清热凉茶的方法。
道光初年,阿吉迁居广州谋生,在正远街开了一家药店,一边行医,一边卖凉茶。他的医术高,医德好,看病不计酬金,对穷人施医赠药,街坊都当他是自己人,习惯叫他的乳名“阿吉”。于是他把自己熬制的凉茶命名为“王老吉”。
道光十九年,林则徐来广东禁烟,由于忙于军务,操劳过度,困热中暑,咽痛咳嗽,随从人员请来名医诊治,开方服药不见效果。有人找到王老吉,林则徐服了他开的草药,熬的凉茶,立即药到病除。林则徐登门答谢,并送来一个用铜制的、葫芦状的大凉茶壶,壶身刻着“王老吉”三个金字。王泽邦把铜壶作为装凉茶的容器,摆在店中。于是,“王老吉凉茶”名声大振。许多卖凉茶的店铺争相仿效,也做一把葫芦状的铜壶摆放在店中。直到现在,摆放一个大铜葫芦都是不少凉茶店的标志。
几剂草药、凉茶医好了林则徐,王泽邦和“王老吉凉茶”的名声传到了北京。道光皇帝把他召入皇宫,封为太医院院令,但他过不惯宫廷生活,也不愿在达官贵人中逢迎,不久就辞官不做,回广州依旧卖凉茶。
垒石成山的东来顺
东来顺的创始人叫丁德山,字子清,河北沧州人,早年是往城里送黄土的苦力。后将干苦力攒下的积蓄,全都投入到了东安市场北门,搭了一个棚子。挂上“东来顺粥摊”的牌子,摆起了一个专卖玉米面贴饼子、小米粥的小摊,专门招待车夫、马夫为主的百姓,生意还挺红火。于是扩大规模,又特请了一个抻面师傅招揽顾客。
东安市场当时是由一个叫魏延的太监主管,他挺爱吃粥摊的抻面,经常光顾丁德山的粥摊。丁德山也特别有眼力见儿,每次魏延来,他都非常周到的招待、奉承,博得了老太监的欢心。魏延瞧丁德山人挺机灵,又会来事,一来二去,就认了干儿子。1912年,东安市场失火,粥棚也被烧毁了。魏太监出面张罗,并拿出了若干银两,帮助丁德山重建了三间瓦房,起了字号为“东来顺羊肉馆”。开始,只是做一些羊汤、羊杂碎等,后来又把“涮羊肉”引进了店堂。
丁德山用重金从前门外正阳楼饭庄挖来一位刀工精湛的名厨,帮工传艺。这位切涮羊肉的高手切出的羊肉片,铺在青花瓷盘里,透过肉能隐约看到盘上的花纹,由此,形成了看东来顺师傅切肉是一景的说法。东来顺逐渐地在京城创出了名号,“东来顺羊肉馆”不仅成了寻aihuau.com常百姓常去的场所,就连一些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也经常出入,前来品尝涮羊肉的特色风味。这样,使“东来顺羊肉馆”规模又得以有机会进一步发展,名声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后更名为东来顺饭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