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看过一组数据才发现,近来肉蛋价格上涨的幅度要远远高于燃油和房价,就在人们对油价和房价怨声载道时,市场上仅鸡蛋的价格就飙升了20%之多。与此相关的餐饮业当然不甘吃亏,有的减少了菜量,有的干脆直接涨价。于是就有媒体担心,此次肉蛋价格走高,很可能成为下一轮通货膨胀的诱因。
已经有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出面解释了:肉蛋价格上涨是正常的恢复性上涨,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每次市场出现食品或副食品价格波动,政府都会给予解释,这是民与食为天的传统思维在我们政府政策上的一贯体现。中国人口众多,吃饭问题和吃什么的问题aihuau.com就是最大的政治,保证粮食和副食品价格的稳定,就是保证社会稳定。当然,解释归解释,这些年来物价该涨还是涨了。不能简单地看物价,这里面还有一个物价上涨与收入增长的比例问题。远在二十几年前,上好的黄鱼虽然不过几毛钱一斤,但人均工资也只是几十块,别说是计划供应,就是敞开了卖,又有几家能经常吃黄鱼呢!在那个年代,一盒火柴涨5厘钱都是大事,这样培养了老百姓对生活必需品价格波动的敏感神经。
但是,许多人都发现,老百姓近年来对于食品价格的波动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敏感了。比如这次,尽管肉蛋价格上涨了20%,好像只有具体生产或经营肉蛋的人才最关心,消费者却习以为常。这种现象可以拿恩格尔系数来解释:一个国家或一个家庭乃至一个人,收入越低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就越大,收入高了用于吃喝穿戴的支出比例就会减少。换言之,随着中国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价格的波动已经不太当回事了。
不太在意食品价格的波动不等于不关心物价波动。很显然,一个温饱型国家在向富裕型国家过渡时,人们对物价的关注,是不会停留在吃喝穿戴方面的。不少人都说,如果因为食品价格的增长而使农民受益,只要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他们从心里上完全可以接受。
同样是物价,老百姓最关心的是油价、房价以及子女受教育的费用和求医问药的支出。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分析,燃油价格上涨会直接增加各类产品加工及仓储运输的成本,必然通过终端销售反应到消费者身上。而居高不下的房价、医疗费用与子女受教育的成本业已合成为新的生存压力,可谓是城乡居民最大担忧。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中国居民用于日常生活用品的开支比例并不高,而用于提升或保证家庭生活质量的成本却有些令人望尘莫及。试想,当一个不愁吃喝的家庭要为购买一套住房或为一个孩子的教育投入几乎倾囊而出时,当一个病人可以造成一个家庭倾家荡产时,物价或通货膨胀的核心问题,还仅仅是一个吃喝问题吗?
说到这里,有点不太明白,那些担忧农副产品涨价可能诱发通货膨胀的人,到底对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有多少了解?
同是物价,老百姓最关心什么老百姓自己知道。
可只有老百姓自己知道,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