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海量阅读指导法: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二年级古诗》和《国学启蒙》的教学一样,每节课学习5篇,重点放在读准字音 上,保证100%的学生能当堂读准字音,70%左右的学生能当堂背过。至于理解上奉 行"不求甚解"的模糊理解之法--归类诵读、学以致用、看图对照。孩子理解 到什么程度都可以,我不做要求,相信那些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在"海量阅读"的 大海中早晚能练就搏击风浪的本领。 《增广贤文》的原文在课堂上反复念来念去,我的弟子100%能背诵。每一句《增 广贤文》原文下面都有一个小故事,这些小故事的主人公大多是古人,很多学生 理解不了。那么仅用两三分钟让那些理解得了的学生显显本事就行了,绝不旁征 博引非让学生理解不可。几年来,潍坊教育一直倡导"三讲三不讲",我是最讨 厌背概念的人,全区教学常规考试时,我笔下的所有答案都是现场臆造的,就连 我敬重的李希贵局长多次谈过的"三讲三不讲"我也写不出标准答案,但对其中 的一个"不讲",我有多年的实践,那就是"讲了也不懂的不要讲"。

《语文经典读本》是校长根据区教研员董梅的建议给二、三年级订的,比课本理 解难度大一些,比《增广贤文》中的故事难度小,少数学生理解不了。学生自己 读时我就找那些"慢"孩子提问题,等全体读完一遍后故意说:"刚才老师问了 这样一个问题……有的同学是这样说的……你认为对吗?"于是那几个理解错了 的学生格外"谦虚"地听同学回答,这些稍有难度的文章一点就明白,用不着反 复引导。于是两个多星期学完了书中的10个单元50多篇文章。 通过对一学期阅读教学的总结,我想说的是:"海量阅读"速度虽快,但不是拔 苗助长。每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应该能接受课文的难度,但常规教学教出的部分 学生却接受不了。为什么?阅读的数量不够。可老师不但不想办法让学生多读, 却逮着那几篇有限的课文深究细钻,"深"得让小孩子接受不了。而进行海量阅 读的学生由于读得多,每一个孩子都能轻松理解课本。面对他们暂时理解不了的 文章(如《增广贤文》中的文章),老师不必让他们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随 着阅读量的增加,总会有理解的那一天。最近常在教育刊物上读到"慢慢走,欣 赏啊!"这样的话,我自我陶醉地想:"那不就是说我吗?"把海量阅读误认为 快餐文化的老师是因为没有行动,只有亲自领着孩子们在阅读的海洋中遨游过, 才能真正体味师生共同畅游书海的自在悠闲与酣畅淋漓。 "学以致用""归类诵读"是学习语言的妙招 --《增广贤文》教学笔记 课堂纪实 周三下午,奎文区和东营的老师来听课。下午的课为30分钟,我们学习《增广贤 文》62页的"君子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及65页的"既往不咎,覆水难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