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地产大亨的商业心得:像成功者一样思考》
他注意到小说是为了发表而不是为了愉悦读者写的,并做了现场分析。由此我想,如果我做一件事情是想打动所谓的批评家,那么我不光贱卖了自己,还贱卖了别人。就为这个,有人喜欢我,有人不喜欢我。其实,《纽约时报》的评论员赫伯特?马斯卡姆(Herbert Muschamp)说过,当我干脆不在乎人们的批评意见时,反而表现得很好。他说得对。就短篇小说的命运而言,斯蒂芬?金可能也同意这个说法。 真诚面对自己、面对工作是一笔财富。记住,这笔财富用不着刻意保护。没有人会跟你说,坚守信念很容易,但我认为,你必须坚守信念。要不然,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你为什么会从事这一行?你一定要一心一意,锲而不舍。这样,你早晚会富有,而且致富的道路也远不止一条。 创??新
![第6节:像成功者一样思考(6)](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6330289139256.jpeg)
说到新事物,人们喜欢用“创新”这个词。所谓“创新”,多半不过是把现有的东西重新组合,造出一个看似新鲜的玩意儿。当年我提出多功能酒店式公寓的想法时,很多人夸我创意独到。纽约的川普国际酒店大厦就是用这个概念打造的。后来,这个概念就被一再抄袭(我自己抄,别人也抄)。事实证明,它相当成功,不光在美国,在国际上也很成功。 在我看来,这个概念不外乎来自常识而已。我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有多么不拘一格。现在回想起来,也许当时我的点子的确有新意。后来,我读了几篇探讨创新的文章和几位发明家的故事,心里就想,什么样的人会创新?我想,大家应该认真想想这个问题。 我记得读过作曲家史蒂夫?里奇(Steve Reich)的故事。他发明了一种新的节奏技巧叫“相位调整”(phasing),类似于加入汽车前风挡的雨刷声,使稳定的音乐旋律与单调急促的生活节奏形成对应。这个发明的起因好像是在某个下雨天,他遇到堵车,车窗雨刷的节奏引起他的注意,于是他就把听到的声音加到曲子当中。他的发明对当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想,他是个创新思维的典型。有时候,像汽车雨刷这样平淡无奇的日常物件,也能激发你的创意灵感。关键在于留心,大脑和感官要随时对新鲜的刺激保持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