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恐怕没有人比美国人更热爱 《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本小说了,光是被改编上大银幕就有五次之多,而2013年这最近的一次,是最隆重的一次,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瑞·穆里根、托比·马奎尔……全是好莱坞当下最时兴的俊男靓女,但这显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2013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它所肩负时尚的意义大过于剧情片的意义。
在电影上映之前的整整一年,时尚界已经掀起一股“盖茨比风”,各大时尚杂志纷纷辟出十来页的大专辑大肆讨论起“盖茨比家的时尚盛宴”,当然最引人注目的是上世纪20年代那纸醉金迷时光里女士们所穿的女装和佩戴的珠宝。1974年由伍迪·艾伦前妻担任女主角的经典版本是由Ralph Lauren担任服装指导,这位最美国的设计师给了1974版非常清新浪漫的服装特点,而2013版的服装指向显然走向更为奢华的方向,澳大利亚导演巴兹·鲁赫曼(Baz Luhrmann)很有私心地派他的妻子牵头整个时尚这一块,请来的是著名的Miuccia Prada,Miuccia Prada是少有成功的家族企业接班人。和1974年经典版不一样的是,Miuccia显然没有亲自设计服装,她只是在Prada以及MiuMiu的服装档案库中选择了40套衣服来装扮剧中人,这种方法可谓又讨巧又省事。
![炫舞时尚海水盛宴 盖茨比家的时尚盛宴](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481313905085.jpeg)
2013版最值得一提的是珠宝,这次的珠宝由经典的蒂芙尼领头,蒂芙尼贡献出的清新头饰是剧中女性的恩物。此外巨大的呈几何图样的首饰也是各大品牌争相赞助的对象,这与近两年流行的复古风不谋而合,漫长的珍珠项链与精致的Art Deco风格元素珠宝称得上一次完完全全的对“黄金20年代”的致敬。当然,不能不提的男装则由美国品牌布克兄弟(Brooks Brothers)设计,这个低调趋向商业巨子的牌子在电影上映前夕,特别推出限量版“了不起的盖茨比”男装系列,电影中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以及托比·马奎尔穿着的华丽服装同款都能在这个系列中找到。此举显然比中国的“例外”要专业和亲民得多—这个由中国第一夫人穿红了的牌子,其所有同款衣服都在它的专卖店找不着,心急火燎的公务员太太们只好在淘宝里辛苦地奋斗着。
2013年版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确实不负它时尚大片的职责,为了表现20年代风格,导演选择了爱情文艺片很少用的3D效果。这3D效果的唯一作用就是用来表现澳大利亚人想象的上世纪20年代纽约的奢华,无论是在盖茨比家彻夜举行的舞宴,或是汤姆和情妇乱搞的公寓性情派对,还是那部由帝国大厦俯冲而下的直升机,无一不显示了导演对时尚界最大的敬意。但这敬意因为用力过猛而让整部片子充满了粗野的气息,让盖茨比家的时尚盛宴不像盛宴,反倒像一场华丽的马戏团表演。在这场马戏团表演里,菲茨杰拉德苦心经营的那种阴郁苍凉的气氛被破坏得一干二净,一个看透黄金女郎却又不得不在自己的美国梦里奔忙的悲剧性人物变成了一个为爱痴狂的傻瓜蛋,这让好演技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显得无比愚蠢,彻底变成了托比·马奎尔的配角。
显然你在这部片子里对女主角戏服和珠宝的印象要明显大于电影本身,与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这是被各大品牌瓜分的时尚大戏,这正与原作者菲茨杰拉德的用意相反,菲茨杰拉德在这部小说里详细地描绘了爵士时代美国社交界的生活态:“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但菲茨杰拉德显然对描写女主角的时髦衣服没有太大乐趣,全文提到的女主角戴西的衣着仅仅是“戴西的脸在一顶三角形的浅紫色帽子下面歪身一边”。至于充斥着上世纪20年代感的流苏装是在他描写汤姆情妇的不屑描述中,“威尔逊太太穿的是一件精致的奶油色雪纺绸的连衣裙,是下午做客穿的那种,她在屋子里转来转去的时候 ,衣裙就不断地沙沙作响”。除此之外,小说里没有任何涉及装束的语言。
电影上映后,恶评如潮,巴兹·鲁赫曼对名著发起了一次冲锋,这一次明显又失败了,他的失败也许在于在没有拍的时候,他已经被庞大的资本势力所绑架。在这一点上,戏里戏外2013年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倒是很现世的中国:在一个极尽享乐的黄金时代里,人们有花不完的钱,用不尽的荷尔蒙,听不完的迷茫爵士,Art Deco运动和社会革命,华服,珠宝,花天酒地……盖茨比家的时尚盛宴和这世界上所有末世的狂欢一样荒诞,欢愉如朝露,人人都知道它转瞬即逝,但仍然争先恐后地把它们抓在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