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围绕企业过冬这个热门话题进行交流。我主要围绕以下三点展开我的演讲:一、从全球大势到中国危机;二、纵论中国当下营销环境;三、亮剑:企业过冬的三度修炼。对于第一点,我不是经济学家,也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只是谈一谈我的粗浅看法,我将把重点放在后两部分。
一、从全球大势到中国危机
在展开这个话题之前,我是做好了鸡蛋或者鞋子飞过来准备的。不过我还是愿意冒天下之大不违,我的观点有些刺耳:客观上讲,中国应该感谢美国金融危机。为什么这么讲呢?
首先要看到中国危机到底是内生的还是外来的?这在学者当中是有不同看法的,在北大纵横合伙人中也有不同看法。我是倾向于前者的。没有这场美国华尔街引爆的经济动荡,中国的经济危机也会发生,而且事实上中国危机的端倪在华尔街风暴之前已经有所体现,这集中表现在国内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大量企业患上了出口依赖症,此外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空前高涨,但是民营企业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大量企业科技创新不足,他们和中国楼市股市一起疯狂,大量企业无心主业专注投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正处于消费升级时代,即从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转变(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语)。干柴遇到烈火,这对中国带来了艰巨的挑战,美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是因此而进入大萧条,而中国能否幸免我并不乐观。毕竟由于欠账,中国政府需要在进行社会救济和福利国家建设等方面需要好好补课。中国偌大国家,加之金融等领域远未开放,如果华尔街有风吹草动我们就胆战心惊,那只能说明我们国家身子骨还比较孱弱。
其次,我们可以简单对2008年上半年的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一下回顾:投资环境恶化导致通货膨胀,政府由此错误的认为中国经济是流动性严重过剩,于是铁腕出拳不遗余力挤泡沫,而此时国外的能源燃料等原料物品疯狂涨价,中国制造三十年积攒之利益快速流向海外。国内外的双重挤压,实际上已经对对中国制造构成了全面围剿。中国政府借“宏观调控”之手解除了大量企业的武器,而磨刀霍霍的国外企业则开始酝酿向中国山头开始新一轮攻击。此时,中国制造的发展道路几乎被全面封堵,一切变得让人绝望。
这个时候美国由次贷引发的经济危机出现了,于是让人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准备进攻山头的海外企业开始退缩,美国政府号召“党代表”来解救他们。于是,刚才还似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中国政府大摇大摆的走下被包围小山包,置缺衣少粮的中小企业于不顾,发扬革命人道主义怀揣抄底的必胜决心,一夜之间成为美国国债海外市场的最大持有者。当然这个事情出来后,我们的政府也变得聪明了一点。这就是2008年下半年政府执政方略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中国政府在处理经济问题时候变得务实而不是想当然。这对中国未来经济成长一定会产生重大积极影响。对于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状况,我认为用“小马过河”的童话做譬喻是合适的,中国经济危机严重程度既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也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
当然,我也经常鼓吹:企业在经济繁荣时期只有发展没有成长,只有在经济严冬时刻,企业才能获得成长,这种成长不单纯是物质财富的累积,而是管理经验、管理水平等综合因素的提升。我们都知道,这次危机会导致那些经济效益低管理水平差的企业淘汰出局,但是同时也为那些注重创新管理先进的企业扫平了前进的道路。从帮助中国企业解脱格局困境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感谢美国金融危机;从磨难是成长的最好老师角度,我们应该感谢中国当前经济的艰难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