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 管理是科学吗——明茨伯格的角度

 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 管理是科学吗——明茨伯格的角度


   明茨伯格认为,管理中有科学的成分,但不全是科学。管理中科学的成分是关于人在组织中的行为和互动规律的总结与提升。对于管理的本质,明茨伯格归纳了三个关键词:管理是科学,是艺术,是手艺。

    在明茨伯格眼中,没有哪一个学者是纯粹的某一种管理风格的代表。若是非要将管理风格加以区分的话,明茨伯格将管理风格分为三类:最能代表管理中的艺术性的是沃伦˙本尼斯和汤姆˙彼得斯,他们是行动主义者,强调领导力;最能代表管理中的科学性的则是迈克尔˙波特,他强调管理需要运用大量的数据分析来制定策略;而最能代表管理中的手艺性的则是明茨伯格本人,强调战略的制定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这三种管理风格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但实践中,管理并不仅限于这三个方面的风格。

    德鲁克和彼得斯两位名人,在许多方面与明茨伯格的观点遥相呼应。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结果;其惟一权威就是成就。德鲁克还说:“管理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今天美国人所理解的那种科学。”而彼得斯在1988年3月访问中国期间也曾宣称:管理不是一门科学,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永远不是。

    明茨伯格认为,管理是一种做法,它利用并使用了科学的知识,但是使用科学的时候,它主要是像一门手艺一样,而且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艺术。以往的管理学家大多是从管理实践中总结经验,将经验总结提升为抽象的理论知识,而明茨伯格反其道而行之,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践操作方法,某些方面与管理第一线的实践者们的行为不谋而合。未来管理学的发展,更多的是在理论与实践中寻求一种和谐平衡的发展。单纯的管理理论知识,不再是指导实际管理工作的《圣经》,而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也不再是管理学理论发展的惟一源泉。管理学的长足发展,需要第一手的实践经验,也需要通过经验的反思、彼此的交流来推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97505.html

更多阅读

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 不投资也是一种投资管理方式

  作为国际知名LP(有限合伙人、基金投资人)合众集团的中国区总监,葛琦此前在国务院从事财金立法多年,立法经验丰富,而今其以国际积极型LP的身份关注PE/VC基金投资、直接投资或者基金份额转让市场,这使得其有一个别样的视角来看待中

第30节:经济学的假设:经济学是科学吗(4)

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理查德·道金斯写了一本很有趣的书:《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他认为自私也好,利他也好,都是由人的基因(可遗传特性)决定的。  动物界的自私更明显,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烂泥。鹰吃蛇,蛇

第29节:经济学的假设:经济学是科学吗(3)

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比如,法家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就认为人性是自私的,他在解释人为什么自私时说:“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不着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韩非《说林》)  

第28节:经济学的假设:经济学是科学吗(2)

系列专题:《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经济学家认为,在这一点上,人都是一样的,没有例外。  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就是从这里展开的,经济学大厦的地基就是这个假设,否定了它,经济学大厦将立刻倾倒。  有人说,这个假设不好,不符合实际。那我们

声明:《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 管理是科学吗——明茨伯格的角度》为网友不悔此生种深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