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线机器人 十字路口 制造业走向十字路口「我的同事是机器人」



     人类造出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自己的机器人,却又担心自己的价值受到挑战。

  劳动力成本上升把制造业带到了十字路口:采用自动化生产线,中国与西方相比没有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不采用则只能眼看着代工向人力成本更低的印度和东南亚等国转移。

  “iPhone和iPad的组装什么时候能回到美国?”

  面对奥巴马的发难,乔布斯曾经一脸不屑地说:“这些工作可能永远都回不来了!”他们都清楚,一个iPhone 5的组装车间大概需要3000人,应对200万台的需求量则需要20万人,估计整个美国都凑不齐愿意做这些机械劳动的员工。

  但乔布斯走了大概一年后,2012年底苹果发售的第八代iMac一体机便刻上了“Made in USA”的印记,蒂姆·库克正在尝试让iMac成为第一款美国制造的苹果产品,他相信下一场制造业革命会发生在自动化生产模式中,而非廉价劳动力集中的大厂房里。

  此时远在中国的富士康,正因为员工的种种问题焦头烂额、身心俱疲,郭台铭一方面加快了在巴西的投资,缩减到美国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宣布让100万个机器人上岗的“疯狂计划”。之所以称为疯狂,是因为富士康在整个中国的岗位也不过120万,“百万机器人计划”如果变成现实,引发的连锁反应可想而知。

  但现实已经比我们的想象走得更快了。在亚马逊的实验里,几千平方米的仓库只需要两个人控制,向拣货、打包的机器人发出指令也无需人工参与。然而这在仓库所在地并不受欢迎,就像中国政府对富士康减少就业岗位的忧虑。

  我们所说的机器人员工,不只是科幻电影里有着和人类一样构造的机器人,还包括流水线、物流管理等环节的高度自动化,它依靠计算机设计的流程自动运作,可能只是一个机械臂、机械手在代替人力。

  “一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人受到伤害而袖手旁观。二是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三是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中提出的三大法则已经成为现实中机器人工业的定律。而定律背后,是我们对机器人怀有的恐惧和敌意。人类造出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自己的机器人,却又担心自己的价值受到挑战。

  但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把制造业带到了十字路口:采用自动化生产线,中国与西方相比没有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不采用则只能眼看着代工向人力成本更低的印度和东南亚等国转移。

  廉价劳动力时代结束

  自动化工厂势在必行

  如果说富士康的大规模内迁是为了应对“跳楼门”和加薪的影响,借机完成了在中国大陆的布局,今天的机器人计划则是郭台铭短时间弥补用工空缺,并逐渐摆脱对廉价劳动力依赖的一次挑战。

  “跳楼门”以后,富士康屡次调整薪资标准,两年时间里,整体薪资水平提升30%以上。以深圳为例,富士康一线工人每月底薪从2010年的900元涨到2012年的2200元左右。波士顿咨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考虑到人民币的升值因素和美国工人相对价高的劳动生产率,到2015年,中国制造业的净劳动力成本将与美国相当,同时中国政府也定下了到2015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的目标。对于整体利润仅有3%~4%的代工厂来说,“请不起人”已经不是天方夜谭。

  “劳动力贵不贵,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没有劳动力的问题恐怕更加严峻。”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陈嵩说。自2004年“民工荒”以来,企业始终面临人力不够这一棘手难题。到明年,中国的劳动力数量将达到10亿的峰值,之后将逐年缩减。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结构转型和人口结构改变的背景下,也将促使“用工荒”这种季节性、结构性缺工现象愈演愈烈。富士康在郑州目前仅有5万人,远低于其产能规划,在成都等地情况也大幅低于预期。而规模一直是代工企业在低利润环境下生存的重要推动力量。

  人口成本上升,企业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倒逼企业技术升级,机器人任劳任怨、性价比高的优点便显现了出来。

  “工资在艾美特生产总成本中的占比只有6%左右,现在提升到了15%。”艾美特电器人力资源部经理吕钧说,现在他们正试图通过使用机器人来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经过两年的生产线改造,我们已经有效减少了用工。在一些生产线中,工人人数已经下降一半以上。并且机器人的生产效率比人工提高了20%以上,产品的良品率也有明显提高。”

  制造业用工方式的改变,也对人才市场、乃至学校教育产生了影响。前程无忧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注意到,原本每年进入校园招聘上千人的制造/重工类企业,近年校招额度仅维持在每年三四十人,这些人是作为技能精英来培养。“企业希望在重复型劳动上减少成本,以便给高技能人才提供更高的薪水。”

  建立自动化工厂,富士康所需的资本每年至少要21亿美元,甚至可能超过100亿美元,却不得不做。越来越多的高端消费电子产品需要严格的精确程度,甚至超出了人工所能到达的能力。一旦出错,代价十分高昂。

  以iPhone 5的生产为例,产品上市初期,郑州富士康工厂内有大概20万人蜷缩在车间里赶制iPhone5,巨额订单的压力加上设计缺陷,让流水线员工不堪重负:制造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分辨iPhone5的百种物料,还要随时盯着产品线上的计数器了解产能达成状况,车间的喇叭口里定时会传出类似“我们今天的目标是20K,现在距离目标还有15K”的警告。为了控制产品的合格率,每一个组装人员必须按照苹果工程师撰写的SOP进行作业,数十种操作工具和自动化设备让iPhone 5的流水线工作充满了挑战。

  “百万机器人计划”坎坷推进

  机器人能替代的工序不到50%

  位于英国小镇鲁吉利的亚马逊物流仓库里,员工穿着统一的橘色背心、带着一个类似手持电脑的电子设备、推着手推车,忙碌地走来走去。手上的电子设备,时刻规划员工取货的最佳路线,同时计算员工的工作量,甚至动作太慢都会通知到管理者。

  “我们就像个机器人一样,不停地工作。”员工们抱怨,而亚马逊在当地也像富士康在中国的遭遇一样,被指责苛待员工,“把人当机器使”。但是当亚马逊宣布收购机器人公司Kiva,计划在仓库使用真的机器人时,那些满口抱怨的员工和当地政府都紧张了起来,这意味着他们的工作机会可能会被不知疲倦、没有劳资纠纷的机器人夺走。

  这种替代性的变化已经在汽车行业发生。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长城汽车工厂里,哈弗H6的工艺车间堪比一个巨大的“机器人俱乐部”,百余台来自瑞典、日本、意大利、瑞士、西班牙等国的高端机器人完成了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身着蓝色工作服、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工人反而很少。

  在冲压车间,冲压线采用整线封闭的生产方式,生产过程几乎不需要人来参与。代号为B01的全自动化生产线,旋转传输装置采用了多个瑞典ABB机器人,确保哈弗H6冲压件的制作精度。焊装车间的车身主焊线和补焊线,整条生产线总共设置30个工位,装备27台机器人。哈弗H6的喷涂工作由26台日本安川的壁挂式自动喷涂机器人完成,可以达到90%的油漆利用率。在总装过程中,哈弗H6玻璃打胶工艺完全由机器人完成,胶宽、厚度等误差超过1毫米便会被机器人自动识别。

  “利用自动化技术,我们既可减少工人数量,又可节省资金。”长城汽车总经理郝建军表示。他已在4家工厂投资1.61亿美元,配置了1200名机器人。在安装前,工厂机器人的平均价格大约是5万美元。“3年之内,减少工人数量带来的工资节省将可完全抵消这笔费用。”郝建军说。安装机器人后,长城汽车的焊工数量从1300人降至400人左右。

  郭台铭的“百万机器人计划”就没有这么顺利了,为了倒逼各工厂加快机器人上岗,郭台铭曾给各地工厂下达指令,如果要大规模招工,需要经过郭台铭的亲自审批。但是截至目前,富士康在各地工厂的机器人数量不超过1.5万台,绝大部分是机械臂,少部分是低智能化机器人,工人们还感受不到被抢饭碗的危机,“我觉得这更像是郭总激情爆发的演讲,我看不到处于产业前沿的富士康发展机器人的内发动力在哪里。”富士康一位内部人士如此评价。

  一位中层的技术人员甚至认为机器人并不是一个实惠的方案。“从抓一瓶水,到抓一个盒子,需要更改夹具;同样的机器人,如果不抓东西,而是去做打磨,就是换了另外一个工艺。富士康为众多厂商的电子产品进行代工,而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以iPhone为例,过去几乎每年都有一代新品推出。如果随着产品的改变而频繁改变生产线设置和机器人的生产方案,成本就可能就收不回来。”

  机器人只能用于生产线上的前端工作,而富士康的核心是后端的组装,机器人能替代的工序实际上不到50%。“比如说iPhone上组装的螺丝,机器人很难保持这么高的精度,只要没对准,iPhone和机器人都将报废。”

  影响并创造就业

  自动化革命不亚于工业革命

  面对来势汹汹的机器人兵团,我们的双手会被工业机械手臂代替吗?

 巡线机器人 十字路口 制造业走向十字路口「我的同事是机器人」
  “别只看到机器人抢了人的饭碗,别忘了它将孕育新岗位,比如机器人生产研发人员、维修工程师……社会绝不是不尊重技术与劳动,而是对技术的需求将更高。”陈嵩说。单从美国的数据来看,机器人的大量使用的确对就业问题造成一定不良影响,但对于德国这个全球最著名的制造业国家来说似乎就并不那么适用了。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近期发布了名为“积极影响就业的工业机器人”的最新研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在未来8年中将创造多于200万个工作岗位。生产力和竞争力是制造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而机器人和自动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由于机器人和自动化,有些工作量减少了,但它们也创造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在工业机器人大量采用时,机器人生产线的日常维护、修理等方面都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来进行处理,这就无形中带动了一大批与机器人相关的就业途径。

  在他们看来,当下的自动化技术足以与上世纪的农业技术革命相媲美,那一次革命中,美国的农业就业人口从占当初总人口的40%降到了如今的2%。在制造业的鼎盛时期,约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人从事制造业,而现在不足10%。如果机器可以压缩半数的人力劳动,或许这半数劳动力不会沦为过剩,而是减少一半的工作时间。

  在《我,机器人》的故事里,始终对机器人充满敌意的警探史普纳也只有装了金属臂之后才能够和机器人对抗,而《黑客帝国》中尼奥只能变身超人才可以打败史密斯。即便是产生了情感、会做梦的NS5型号机器人,被电脑程序控制后也要被回收,沉默着等待彻底的清洗和重生。金属身躯下有无尽的力量在暗涌,人类与机器人的角力才刚刚开始。

  Aotomate

  劳动力贵不贵,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没有劳动力的问题恐怕更加严峻。自2004年“民工荒”以来,企业始终面临人力不够这一棘手难题。到明年,中国的劳动力数量将达到10亿的峰值,“用工荒”这种季节性、结构性缺工现象愈演愈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9746.html

更多阅读

圣母是欧洲危机的「最大希望之源」 欧洲圣母病

圣母是欧洲危机的「最大希望之源」教廷礼仪圣事部部长安多尼·卡尼萨雷斯〔网上图片〕  教廷礼仪圣事部部长安多尼·卡尼萨雷斯(AntonioCanizares)枢机,在西班牙瓦伦西亚的传统「儿童弥撒」中说,圣母玛利亚是目前面临经济危机的西班

转载 日剧:我的女友是机器人(绫濑遥小出惠介)

看了无数次,落泪无数次原文地址:日剧:我的女友是机器人(绫濑遥小出惠介)作者:kilia男女主角都是我很喜欢的演员,在里边的表演也很生动,故事情节虽说没有那么动人,但时在地震那段还是有点视觉效果的转:我的女友是机器人 中文片名  我

日剧:我的女友是机器人(绫濑遥小出惠介)

男女主角都是我很喜欢的演员,在里边的表演也很生动,故事情节虽说没有那么动人,但时在地震那段还是有点视觉效果的转:我的女友是机器人 中文片名  我的女友是机器人  日文片名  仆の彼女はサイボーグ  外文片名  My Girlfr

我的男友是机器人 日剧男友机器人

本故事纯属胡说八道,部分情节观众请勿模仿,谨慎观看!大海的颜色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颜色!它会让人感到宁静安详,如果可以真希望永远躺在它的怀抱里,至少茂茂是这样想的。今天是她十八岁生日,知道她喜欢大海,冬至特地陪她来到海边过生日。

声明:《巡线机器人 十字路口 制造业走向十字路口「我的同事是机器人」》为网友无所谓的魅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