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中央相关部门在为解决大豆问题而想方设法之时,2009年05月22日新浪网每日经济新闻刊登的一则消息“国家多次收储,豆农欲卖无门”却让人看到地方在执行中央的决策时打了多大的折扣。
该报道说:没有“利益”,粮库常常不收农民的粮,理由也很冠冕堂皇——不合格!但就是这些“不合格”的“差粮”一旦“署”上经销商的名,转手就成了质量较好的二等粮或者三等粮。
近几个月来,为保护豆农利益,稳定大豆市场价格,国家多次出台大豆收储政策。然而,黑龙江省大豆协会副会长、齐齐哈尔市大豆协会会长陈彦贵昨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在政府的大规模收储中,豆农根本没有从中得到实惠。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因豆农没有筛选大豆的设备,难以让大豆达到国家收购标准;另一方面,大豆收购的指标大都被经销商买走了,农民想卖无门!
孙吴县是黑龙江的产豆大县,该县大豆协会会长刘刚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前期的收储扶持政策,老百姓基本没有享受到,赚钱的都是中间商、粮贩子。当地的大豆目前最好的出路是销售到外地,特别是“北豆南运”现象很普遍,全县60%~80%左右的大豆都由经销商或加工企业运往南方,即使加上运费,每斤高蛋白大豆仍有0.1元~0.2元可赚。
如此大手笔的国储政策为何却没让农民享受到福利?陈彦贵向记者详解了其中的原因。一方面,因为国储收购要求纯粮率必须达到91%以上,对水分、杂质都有诸多标准,许多农民种的大豆多半达不到要求。很少有农民舍得花钱去买价值几千的电动筛设备,但没有去杂的设备,一旦检验不合格,农民再把豆子拉回家去,费工费力更赔钱。这样一来,很多农民都选择把大豆就近卖给经销商,每斤价格在1.7元左右,而经销商再把收来的大豆加工处理后卖给国储库,转手卖出的价格可达到每斤1.85元的“高价”。
而另一方面,陈彦贵说,大部分国家收购指标都被粮贩垄断了,就算农民想直接卖给国家也卖不出去,粮库只“偏爱”经销商的豆。“指标都被经销商买走了,起初是1斤指标1分钱,最高的时候1吨指标可卖100来块钱。”
陈彦贵还告诉记者,没有“利益”,粮库常常不收农民的粮,理由也很冠冕堂皇——不合格!但就是这些“不合格”的“差粮”一旦“署”上经销商的名,转手就成了质量较好的二等粮或者三等粮。
陈彦贵给记者大致计算了一下:“三等粮(大豆)每斤1块8毛5,二等粮每斤1块8毛7,而一等粮每斤1块8毛9。1个等级差2分,2个等级就是4分。只要(收粮的人)说你水分低于12%的,就给加2分8,杂质不超0.5%,又再给加2分8。”如此一来,总计每斤有9分6的“裁判权”都掌握在收粮工作人员的手中,经销商自然愿意“花小钱赚大钱”了。
陈彦贵感叹道,在这两方面因素影响下,粮库每收100车粮食,还不到1车是农民直接出售的。
在他提供给政府的一份建议书复印件中,记者看到这样一句话,“通过3次收购,我们农民根本就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大部分国储指标被个别人和粮贩垄断,从中牟取暴利,致使我们农民家中还有三分之一的大豆没有卖出。建议政府给第四批国储粮指标时,可否按土地面积分给我们农民。”该文件的落款日期是4月8日。
看来解决大豆问题光有中央剃头挑子一头热还不行,要想办法解决地产政策执行上的问题,使中央的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即使限制了进口大豆的涌入,农民也会因为挣不到钱而减少大豆的种植面积,最终导致油脂企业的原料短缺,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