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的第一代农民工 农民工哪里去了



最近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都在大叫“民工荒”,很多企业反应手里有订单,就是招不到工人。他们纷纷派出招工人员深入到西部各个民工输出大省去招人,可是结果却一点也不好,根本招不到他们想要的那么多人。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去年还有2000万民工被裁,今年怎么就招不到人了呢,那2000万民工都到哪里去了?

一些学者和民工输出省份的官员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下调查,他们得到的结论是:20%的农民工在当地实现了就业,50%的农民工选择了到“三北”(华北、西北、东北)去找工作,只有30%的农民工选择了重新回到了沿海地区去打工。

农民工之所以选择在本地打工,是因为本地的工资已经与沿海地区的工作持平,并且在本地可以照顾家里的孩子和老人,有家的归属感。到三北地区,是因为三北地区正在有大量的建设机会在吸引他们,三北地区的工资也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沿海地区。

除了工资原因以外,在调查中,学者和官员普遍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西部的农民工之所以不在对东南沿海的省份的工作机会感兴趣是因为他们“伤心了”。一位参与调查的学者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不是去年经济危机时,农民工被象包袱一样甩掉,也不会发生今年的民工荒。去年在经济危机时,大量的在东南沿海地区打工的农民工被裁,他们不得不离开了工作岗位,回到家乡或者到其他地区去寻找出路。这次裁员,让农民工认清了他们只不过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外乡客,需要你时,你就来,不需要你时,你就走。这深深的伤害了农民工的感情。农民工没有什么可以申诉自己委屈的地方和途径,只能够用脚来表达自己的失望和无奈,他们选择了不再到东南沿海地区去打工,因为那里不是他们的第二故乡。

长期以来,农民工为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为当地的政府和居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而自己却拿着并不高的工资。我们如果算一下帐,农民工外出打工所付出的成本不仅仅是他们自己在打工地区的住、吃和花销的成本,他们的打工所付出成本还要包括离开了家乡,家里的孩子没有人照顾、父母没有人赡养的隐形成本。所以,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实际成本要远远大于可以用钱来计算的部分。正如一个农民工所说,我在外边干了几年,攒了几万块钱,可是自己的小孩没有教育好,挣这些钱有什么用呢?

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管理者和企业主眼里,农民工只是一个劳动力,一个流动的工具。他们只身出来打工,把小孩和父母留在家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为他们只是打工仔,靠劳动换取报酬的外乡人。农民工在外打工时,受到了很多歧视。他们没有机会融入到当地社会,他们无法享受到当地居民的待遇,他们的小孩不能在当地上学,对他们来说,他们只是暂居在当地的外乡人。在这样的一种情境下,农民工怎么会对当地产生归属感呢?既然没有归属感,又是一块伤心地,为什么我还要去你那里打工呢?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完全是当地的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主一起造成的。

如果我们设想另外一种场景,农民工在当地被受到了尊重,他们可以方便的看病,他们可以享有当地居民的一切福利,他们可以把自己的父母和小孩接过来,他们的小孩可以就读当地的学校,他们可以取得当地的户口……如果农民工受到了这样的国民平等的待遇,那么农民工就会把打工地当成他们的第二故乡,在当地扎下根来,为当地的发展做出持续的贡献。然而,在发达地区的一些人的心里还是存在着歧视心理,他们不允许农民工来“分享”他们的既得利益,农民工只要来干活就好了,不可以侵占他们的福利。这些人没有看到,他们的福利正是农民工的辛勤劳动才创造出来的。

        在经济没有出问题时,没有人去想农民工的好,经济出现问题了,农民工是可以被首先牺牲掉的群体,没有人去想农民工的好。现在又需要农民工为他们创造剩余价值了,他们想起了农民工,想起了用微薄的工资重新招农民工,看来他们还没有完全清醒。农民工已经用脚做出了他们的选择。

在一个组织和团队的建设中,我们都十分的强调团队成员的对组织和团队的“归属感”十分重要,希望通过各种途径使成员的产生归属感。一旦组织的成员对组织产生了归属感,那么组织的效能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成为一个团结高效的组织。在一个地区的管理中,使生活在这个地区上的人产生归属感也是同样的重要。只有对一个地区产生了归属感,才能完全融入到当地的建设和发展中。

 老去的第一代农民工 农民工哪里去了

在一些管理者心里,特权思想是挥之不去的。他们醉心于因为地区、身份差异所形成的特权,极力阻止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好的福利和权利,以此来彰显他们的成功和高人一等。正是由于这些人的阻碍,造成了今天的诸多问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97398.html

更多阅读

老上海的痕迹八十六,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打印机光栅在哪里

2011-10-27 09:57:03|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长篇纪实】老上海的痕迹八十六,乔家栅的栅在哪里?今天我们谈谈乔家栅这个名字怎么来的,这里不是在给乔家栅做广告,追根溯源,乔家栅的名字远比“乔家栅点心店”早得多,点心店只

第一代身份证的记忆 第一代身份证还能用吗

今年4月6日,是居民身份证制度实施30周年的日子。1984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居民身份证制度开始施行。2013年1月1日,第一代身份证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信息功能更全的第二代身份证。30年来,这张薄

声明:《老去的第一代农民工 农民工哪里去了》为网友仅此罢了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