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许多房地产企业老板都是靠忽悠政府起家的:没有地,就忽悠政府说自已有多少钱;没有钱,就忽悠银行说自己有多少地;没有建材,就忽悠包工头说自已要盖多少房;没有销售,就忽悠客户说自已会优惠多少价……到头来这个没地、没钱、没材的“负债人”却凭借“空手套白狼”的绝技,赚了比那些有地、有钱、有材的人不知高多少倍的钱,转眼间成了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
这种比滚雪球还来得快的“赚钱游戏”,使他们很快开了窍:房地产是个“资源整合型”行业,有地就有钱,有钱就有地,有关系,就有一切!谁的忽悠本领越大,取得的成就也往往越大。
久而久之,他们在商场如战场的环境下练就了一副巧舌如簧的“忽悠神功”,不自不觉中也都成了每年全国房地产“春节晚会”上的“忽悠大师”:今天卖拐、明天卖车、后天卖床……在每年的胡润财富富豪榜上,尽管每年都有不少“小品演员”倒下去,但每年又会有“小品新秀”站起来!
老板们有了“亿万身价”之时,也就是开始急剧“自我膨胀”之日。许多老板发了大财以后,很容易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对芸芸众生极端蔑视。从骨子里会把那些比他们赚钱少的人,尤其是为其打工的人,包括一起创业的伙伴,都看作是要靠他施舍的乞丐,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傲慢无比!
现在土地招拍挂,建房成本增大、内部管理问题上升为主要矛盾以后,他们便又情不自禁把过去对外那一套驾轻就热的“忽悠经”拿了出来,经过一番梳妆打扮,开始“出口转内销”,对员工继续“忽悠”。把本来已经很虚的企业文化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忽悠文化”:对企业文化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提出的企业精神口号是“看起来很美、听起来很甜、做起来很难”。一句话,只玩“虚”的,不做“实”的。即便是搞一些形式上的企业文化活动,也只是停留在搞几场体育比赛发点小奖品、搞几次生日聚餐喝点小酒这种层面上。
员工调侃说:“老板忽悠经理叫使命,经理忽悠员工叫愿景,员工忽悠顾客叫宗旨,大家忽悠大家叫精神……”结果把员工的腿忽悠瘸了,脑袋忽悠苶了,人心忽悠散了,上演了一幕幕“财聚人散”的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