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弄清楚“做什么”。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不同的企业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不同,重视程度也不同。
关于“做什么”这个问题,涉及四个层面的问题:
第一层面:正在做什么?
第二层面:可以做什么?
第三层面:能做什么?
第四层面:应该做什么?
对于以上四个层面问题,不同的企业关注的程度是不同的:
① 有的企业只关注第一个层面的问题,也就是“正在做什么”这个问题。这些企业的特点是专注于做手头业务,对于另外三个层面的问题没思考或思考很少。其实,这样的企业在现实中还不少。这些企业领导人往往比较容易知足,更加专注于正在做的手头业务,更多的忙于具体事务,很少关心其他事情。
② 有的企业更进一步,不仅关心第一层面问题,而且关心到了第二个层面的问题。这些企业的一般特点是现有业务做得比较好,或者现有业务面临衰退危险,考虑转型。这时,他们就开始琢磨“可以做什么”这个问题了。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企业,认识也是不一样的。相当一部分企业看到哪个行业赚钱就做那个行业,看见哪家企业赚钱,就学做哪家企业的业务。
③ 还有一些企业会思考“能够做什么”,也就是企业有能力做哪些事?这些企业主要从自身所拥有的各种有形的人、才、物资源和所积累的各种能力出发,思考企业能做什么?
④ 有一小部分的企业会思考“应该做什么”。这部分企业他们不仅研究各种外部情况和机会,同时分析企业自身所掌握的资源和能力,客观决策应该做什么最合适。
只关心“正在做什么”的企业,容易陷入“短视症”或“盲人症”,那些没有进取心,小富即安的企业最容易得这个病,这种企业不可能持续发展、不可能做大做强、不可能永续经营。
只注意“可以做什么”的企业,容易陷入“躁动症”或太激进,那些自以为是,比较自负的企业比较容易出现这种倾向,特别是哪些在没有太多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取得比较成功的企业更容易出现这个问题,因为他们觉得成功太容易了,在以前企业各种资源和能力很差的条件下都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成功之后拥有这么多的资源和能力,应该能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功,这些企业往往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什么都想做,最常见的是“什么赚钱就去做什么”、“流行什么就做什么”。
只有认真思考“应该做什么”的企业,才有机会不断做强、做大、做久。思考清楚“应该做什么”并不一定能确保该企业就能不断做强、做大、做久,但是不认真对待这个问题的企业,一定不能做强、做大、做久。正确决定“应该做什么”是一个企业做强、做大、做久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