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种理论的“非学术比较”
胜任力理论和九大智力理论都是对人的个体本质属性的揭示,但却是两种不同纬度的理论架构。这里对它们进行简单的“非学术比较”,之所以称之为“非学术”,是因为笔者并没有试图从学理上进行探讨,而是更多地从两者的侧重点和应用功能上进行比较,以找到两者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实现结合的可能性。(一)对传统智力测验的批判角度不同
九大智力理论以对“一元”的批判为起始点,将狭义的人概念扩展到广义的人,从而将人的能力扩展为九大领域。而胜任力理论则对“智力测验”本身进行批判,认为人作为一个组织角色,关键在于能否完成角色使命,而不在于智力有多高,而在影响其完成使命的因素中,不单包括显性能力和行为,还包括隐性的特质和价值观。(二)理论构架的出发点不同九大智力理论是从抽象的个体为出发点,揭示个体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需要面对的各类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运用的相应能力。在逻辑线路上是“由内而外”的,即“从个体看世界”。而胜任力理论则以特定个体的具体使命为出发点,揭示个体在完成使命的过程中主观影响因素。在逻辑线路上是“由外而内”的,即“从使命看个体”。(三)所揭示的个体要素的内容不同九大智力理论偏重于人的各种能力,这种能力不单单是认知能力,还有行为能力,它是指广义的能力,最终体现为人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是第一种“力量”。而胜任力理论则突破了能力的界限,将人看作是有意愿和动机、有道德和审美、有个性和感情的复杂个体,因此它在将能力归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指出了潜在的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和动机的决定意义。可见,九大智力理论对能力的定义更为全面,因为人的能力不单单体现在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生活、艺术享受、哲学思考等活动所需的能力。也就是说,在人的九大智力中,只有一部分是对工作有影响的。另一方面,胜任力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更深入、更接近本质,将影响个体功能发挥主观因素扩展得更为广泛。(四)应用的领域不同九大智力理论所构建的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人”或“社会人”,是相对静态的,因此它更多地应用在教育学和心理学。而胜任力理论所构建的是特定工作环境下的“组织人”或“企业人”,是相对动态的,带有明显的功利导向性,因此它广泛地应用在管理学领域。通过以上对比可见,两种理论不是谁包含谁的关系,更不是谁颠覆谁的关系,而是在探讨两个不同纬度上的问题。两者互为交错,相互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例如:教育不应是对智力的开发,还应包括对价值观的构建、对健康性格的塑造、对道德伦理的引导、职业素养的养成等。再如:企业对员工的能力的评价不应限于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还应该有工作之外的多项能力的评价,这样才能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认识员工和发展员工。二、九大智力理论在企业胜任力管理中的应用
(一)有助于建立更为完善的胜任力模型
企业在进行胜任力模型设计时,是以具体工作分析和行为事件访谈为起点的。但事实上,在对一手资料进行加工并提炼胜任力要素的过程中,通常是建立在一定的胜任力要素的假设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在建模之前通常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胜任素质库”,从而使工作变得更有条理和效率。特别对于我国的大多数企业而言,严密的BEI访谈来设计胜任力模型并不一定适用,因为它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并且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国内多数企业目前都采用简化的胜任力模型设计,即先借鉴经典模式、依据经验判断建立起一个“胜任素质库”,然后依据这个库进行分析、筛选和完善。在这个时候,“九大智力”所对应的各项知识和能力就具有良好的借鉴价值,可以作为构建“胜任素质库”的重要参考,尤其是对于相对显性的“知识”、“技能”或“能力”。因为,“九大智力”有以下几方面特点:首先,它是对人类知识的最完整界定,对应着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学科门类,例如语言学、逻辑学、数学、哲学、社会学等,所以它为我们建立完善的知识类别库提供了良好指导;其次,每一类知识对应一定的技能或能力,为我们建立技能和能力素质库提供了良好指导,例如语言智力体现为人的口语技能或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智力体现为人的沟通技能或建立关系能力;再次,智力不单体现在“知识”和“技能”上,也部分体现在潜在的一种意识和素养,例如人际交往智力体现为人际敏感性或社会共感度,自我内省智力体现为自我认知或情绪稳定性。 (二)有助于对员工的全面评价和潜能测验“九大智力理论”使我们对人的智力的认识大为扩展,更让我们认识到人的潜能开发的重要性。所以,企业在从“人力资源利用”走向“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每个员工都是有价值的,只是我们还没有提供适合他的岗位,每个员工都是可以进一步提高的,只是我们还没发现他们的潜能。“九大智力理论”尤其适用于职业倾向测定,以目前国际上最权威的普通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eneral aptitude test battery ,简称GATB)为例,它是通过对员工的一系列能力的测验,来进行一般职业适应性检查,进而为员工提供职业指导。GATB由15种测验项目构成,可以测定9种能力倾向,这9种能力倾向对完成各种职业的工作都是必要的。GATB一般职业适应性检查表
序号 能力类别 释义1 G-智能 指一般的学习能力,对测验说明、指导语和诸原理和理解能力、推理判断的能力、迅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2 V-言语能力 指理解言语的意义及与它关联的概念,并有效地掌握它的能力3 N-数理能力 指在正确快速进行计算的同时,能进行推理,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4 Q-书写知觉 指对词、印刷物、各种票类之细微部分正确知觉的能力5 S-空间判断能力 指对立体图形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关系的理解、判断能力6 P-形状知觉 指对实物或图解之细微部分正确知觉和能力7 K-运动协调 指正确而迅速地使眼和手相协调,并迅速完成操作的能力8 F-手指灵巧度 指快速而正确地活动手指,用手指很准确地操作细小东西的能力9 M-手腕灵巧度 指随心所欲地、灵巧地活动手及手腕的能力 可见,GATB所测验的九大能力和“九大智力理论”是基本吻合的,这正说明了“九大智力理论”在人才素质测评和潜能开发上的适用性。
(三)有助于对人才的开发与培训
目前,企业界在胜任力管理中存在一个关键的薄弱环节,那就是胜任力模型与培训体系间的衔接问题。也就是说,针对每一项胜任素质,企业没有能够建立起有效的培训体系,而学界对于人才素质的成长规律也鲜有深入的研究成果。这使得企业在设计培训课程的时候,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更缺乏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型经验。例如对于语言表达能力,企业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系列培训,以快速、有效地提升员工的这一能力?这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而在这个问题上,“九大智力理论”有相对成熟的成果和经验,可以为基于胜任力的培训活动提供宝贵的参考。我们知道,“九大智力理论”提出以后,影响最大的就是教育领域,它成为西方国家整个教育改革的理论依托,也是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九大智力理论”在教育界的广泛应用,逐步形成了基于多元智力开发的教育培训体系,并在各个学科领域进行了丰富的教学实践。企业可以借鉴“九大智力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果,研究人才的成长规律,科学设计胜任素质的针对性开发教材,使企业的胜任管理走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