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是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比如什么什么要规范化管理了。然而,规范化到底指的是什么?与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等等到底是什么关系?可能在很多情况下只是一种习惯说法,并且很可能与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等混为一谈。那么,现在就谈谈什么是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的本质要求是什么和规范化管理域其他的提法的相互关系如何。
一、规范化管理的定义。从字面上来说,规,有法度也(引自《说文》),规矩方圆之至也(引自《孟子》),其意为规矩;范,原意为模子,其意为法则。规范就是需要遵循的规则、标准,或者按照既定的规则、标准去做,合乎一定的方式。规范的反义就是随意。规范化是现代企业管理最根本的要求,也是最基础的管理方式方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通俗的理解就是企业管理要有规矩、要有序、要有约束。企业管理规范化,是指根据企业开展管理工作的管理架构,形成统一、明确、有序、严谨的管理规范及游戏规则,依此形成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并在实际工作中按照这些管理规范进行管理控制,以期达到各项管理活动的井然有序和协调高效。管理架构包括战略、营销、财务、生产、人力资源、组织结构等,也可以是按照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的流程来划分。 二、规范化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企业管理要理性,即所谓的“理性管理”。企业规范化管理是建立在企业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基础上,依照企业的管理框架对组织体系进行建设和管理,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集权与分权、人治与法治;要求对企业运营的流程形成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表单化以及数据化。要求企业建立以责、权、利对等为基础的管理框架,通过这种规范化的建设,使企业管理的各项内容达到制度化、数据化、标准化、流程化的要求,以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以此提高工作质量和合理的效率,达到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的目的。三、规范化与其他管理方法的关系及规范化的要求。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数字化、标准化等等是经常提到的说法,而且有时被摆在同一个层面上来论述。其实,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或者说流程化)等等只是规范化的一个具体操作手法或者是表现形式,它们都是规范化范畴的内容。实现规范化的管理,方式方法很多,可以根据企业的行业类别、发展阶段和管理的成熟程度、管理活动的复杂程度和重要性、人员能力素质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以实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规范化的要求通常是企业的决策程序化、考核定量化、组织系统化、权责明晰化、奖惩有据化、目标计划化、业务流程化、措施具体化、行为标准化、控制过程化。 四、规范化管理需要平衡管理控制与效率的关系。规范化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有效的管理控制,同时应该看到,管理是需要付出管理成本的,管理控制与效率是一对矛盾。有时候,我们说经营管理。其实经营管理是两个范畴的事情。经营,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投入产出等业务活动产生增值或者说效益,通俗地理解就是做生意赚钱。而管理就是使经营活动更有效(当然经营只限于企业类的组织而管理则适用于一切组织),它要解决是选择做正确的事、按照正确的方法做事和使做事过程更有效。我们在衡量管理工作是否必要或者说管理控制的设置多少及关注程度,是应该考虑管理成本的付出所能得到的管理收益,或者反过来说通过管理控制所能规避的管理风险。有时提到“大企业病”,更多的就是说管理成本过高、管理效率低下。 总之,规范化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础。规范化管理不能直接产生效益,但可合理保障效益(或者说是结果)、有效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