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录取工作正在展开,同时也迎来了600万毕业生的就业大军,加上2008年尚有100万左右的毕业生尚未就业,解决这700万毕业生就业问题吸引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就业可能成为考生、毕业生及家长考虑最多的问题,就在今年高考前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部分考生放弃参加高考机会的现象。大学生本人、家长、高校和政府部门等都在为大学生就业着急。为了减缓大学生的就业局面,有关部门推出研究生专业学位扩招、可算是“缓兵之计”(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其催生的“后遗症”也引发社会各界的担忧——扩招研究生,这些又多读了几年书的毕业生几年后同样也面临着就业困境)。与此同时序列举措陆续出台,有关方面又推出了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去、到中西部去、到部队去(据说今年部队要招12万大学生)等政策。然而,由于扩招带给教育本身、带给考生及家长、用人单位等等方面有待思考的问题还是很多很多的。
对于出现于1999年的高校扩招,是是非非、社会各界众说纷纭,尽管有关主管部门始终不承认就业难与扩招有直接的关系。但扩招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早已呈现在世人面前,出现问题不可怕,关键是如何认识问题并从中吸取教训。 第一个问题,高等教育要发展,要逐步由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增加国民教育的机会,在方向上是对的。但问题是,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在招生方面有我们如此大幅的增速,1998年招生108万人、1999年达到160万人,增速48%,发展到今年则达到629万人的规模,从数量上的确实现了大众化教育的目标。然而,由于增速过快,导致几个主要问题的出现:一是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是依赖于降低录取分数线,那么从整体来看高分与低分的综合能力素质方面的差距急速拉大,同样是本科生其质量可就不是差一星半点了;二是高校教育设施和教师数量一时难以应对,俗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毕业生的质量就实难保证了。从近年来部分单位招用的学生来说,有的学生质量的确不敢恭维;三是使得一部分更适合走技能发展“吃技能饭可以吃得更好”的考生也“有机会“上了大学。也许确有一部分考生是“上错了船”、“走错了路”;三是大多数高校由于快速扩张而背上了不轻的债务包袱,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