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strategy)一词最早是军事方面的概念,上世纪50年代,艾尔弗勒德˙钱德勒以杜邦公司为样本展开了将战略引入商业中的演讲,上世纪60年代初出版了《战略与结构》一书,将“战略”一词引申至经济领域,其涵义演变为泛指统领性的、全局性的、左右胜败的谋略、方案和对策。企业的战略规划也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成为企业家考虑的重点工作,最近复出的联想董事长柳传志著名的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更是几人皆知。
虽然战略作为现代军事和经济用语正式使用至今也就两百多年,但战略观念在中国自古有之,且不说《孙子兵法》等著名的兵书战策,单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是一部生动的战略规划活的教材。诸葛亮的《隆中对》,从内容上来看是诸葛亮对当时政局的分析和对刘备未来发展的规划,但其实质是一个完备的针对刘备集团所处困境提出的战略规划。它至少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分析。“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说明天下已经大乱,谁都想趁机占地为王;而主要的竞争对手情况已经占据了有利形势,“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第二,找到市场存在机会。“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且“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不能守成。
第三,分析自身优势。“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说明刘备可以利用身份和德行的优势招揽人才,“若跨有荆、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且“内修政理”,则可以借机得势,获得未来一争天下的实力。
第四,确定远期的战略目标。“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则霸业可成”,建立蜀国,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有了《隆中对》中明确的战略规划,刘备才有机会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彻底摆脱困境,先后占据荆州和益州,建立蜀国,三分天下,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