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内部选拔VS外部招聘



随着涉足领域的拓宽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A集团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但是最近老总却陷入了烦恼。公司准备投资一项新的业务,已经论证通过准备上马了,但是几位高层在事业部总经理的人选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一派认为应该选择公司内部的得力干将小王,而另一派主张选用从外部招聘的熟悉该业务的小李,大家各执己见,谁也不能说服对方,最后还是需要老总来拍板。那么,究竟哪一种选择更好呢?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种方式各自的利弊吧。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内部选拔VS外部招聘

内部选拔的利弊分析

内部选拔的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1、招聘成本和效率。从内部培养和选拔人才,直接成本比较低,效率也相对较高。但企业内部要有一套系统的人员培养和选拔体系。

2、选拔的效度与信度。企业和员工之间的信息是对称的,用人风险比较小,成功率较高。企业对于内部员工工作态度、素质能力以及发展潜能等方面有比较准确的认识和把握。

3、员工激励。内部选拔能够给员工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使员工的成长与组织的成长同步,容易激励和鼓舞员工士气,形成积极进取、追求成功的氛围,达成美好的远景。

4、价值观念。长期的磨合,员工与企业在同一个目标基础上形成趋同的价值观,相互比较信任,员工已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认同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对组织的忠诚度较高。

5、学习成本。内部员工对企业的现有人员、业务模式和管理方式非常熟悉,易于沟通和协调,因而可以更快地进入角色,学习成本更低,有利于发挥组织效能。

内部选拔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弊端:由于新的岗位总是有限的,内部员工竞争的结果必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有可能影响到员工之间的关系,甚至导致人才的流失,这是企业很不愿意看到的;企业内部长期的“近亲繁殖”“团体思维”“长官意志”等现象,不利于个体创新和企业的成长,尤其是中小型企业。

 

外部招聘的利弊分析

外部招聘的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外部交流。外部招聘是一种有效的与外部信息交流的方式,企业同时可借此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新员工能够带给企业不同的经验、理念、方法以及新的资源,使得企业在管理和技术方面都能够得到完善和改进,避免了近亲繁殖带来的弊端。

2、鲶鱼效应。外聘人才可以在无形当中给组织原有员工施加压力,形成危机意识,激发斗志和潜能。压力带来的动力可以使员工通过标杆学习而共同取得提高。

3、选择范围。外部人才挑选的余地要比企业内部大得多,能招聘到更多优秀人才,包括特殊领域的专才和稀缺的复合型人才,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内部培养和培训的费用。

外部招聘存在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往往造成筛选难度大,成本高,甚至出现“逆向选择”;外聘员工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进行磨合和定位,学习成本高;外聘人员可能由于本身的稀缺性导致较高的待遇要求,打乱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外聘可能挫伤有上进心、有事业心的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或者引发内外部人才之间的冲突;“外部人员”有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无法融入企业文化氛围之中。

 

企业在选择招聘方式时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1、高级管理人才选拔应遵循内部优先原则

在人力资本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的今天,高级管理人才对于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企业在高级管理人才的选拔过程中应当遵循内部优先的原则。

高级管理人才能够很好地为企业服务,一方面是依靠自身的专业技能、素质和经验,能够为企业服务;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同,愿意为企业贡献自己全部的能力和知识。而后者是无法在短期内完成和实现的。企业内部培养造就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和领会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由于长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已经认同并成为企业文化的信徒,所以也更能坚持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变。而核心价值观的延续性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企业的高层管理团队和技术骨干,都是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工作,分工协作,密切配合,而核心价值理念相同的人一同工作更容易达成目标,如果观念存在较大差异,将直接影响到合力的发挥。

2、外部环境剧烈变化时,企业必须采取内外结合的人才选拔方式

当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行业的经济技术基础、竞争态势和整体游戏规则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知识老化周期缩短,原有的特长、经验成为学习新事物新知识的一种包袱,企业受到直接的影响。这种情况下,从企业外部、行业外部吸纳人才和寻求新的资源,成为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不仅因为企业内部缺乏所缺的专业人才,同时时间也不允许坐等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成熟,因此必须采取内部选拔与外部招聘相结合、内部培养与外部专业服务相结合的措施。

3、快速成长期的企业,应当广开外部渠道

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由于发展速度较快,仅仅依靠内部选拔与培养无法跟上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人员规模的限制,选择余地相对较小,无法得到最佳的人选。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采取更为灵活的措施,广开渠道,吸引和接纳需要的各类人才。

4、企业文化类型的变化决定了选拔方式

如果组织要维持现有的强势企业文化,不妨可以从内部选拔,因为内部的员工在思想、核心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对于企业有更多的认同,而外部的人员要接受这些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可能存在风险;如果企业想改善或重塑现有的企业文化,可以尝试从外部招聘,新的人员带来的新思想、新观念可以对企业原有的东西造成冲击,促进企业文化的变化和改进完善。

 

案例解析

1、通用电气:从内部产生CEO

《从优秀到卓越》一书在总结了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的经验之后得出结论:“从公司之外请来被奉若神明的名人做领导,往往对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过程起消极作用。在11家实现跨越的公司中,有10家的首席执行官是从公司内部选拔的。”

西方有些著名企业很早就形成了内部选拔、培养与任用的用人策略与机制。例如,通用电气、摩托罗拉、宝洁公司、福特汽车公司、波音公司、3M公司等著名公司,在他们合计高达1700年的岁月中,只有4个CEO是外聘的,而且只在两家公司中出现过。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领导人选拔过程于19世纪早期形成,选拔继任者成为通用领导者的一种习惯与责任。杰克8226;韦尔奇提前9年开始选择接班人,他的前任琼斯就提前7年(自1974年始)开始选拔候选人。琼斯和他的高层人力资源小组密切配合,花了两年时间把96个可能人选减少到6人,其中包括韦尔奇。为了测验这6个人的能力,琼斯任命每个人都担任“部门经理”,直接接受CEO办公室的领导。随后的三年里让每个候选人经历各种严格的挑战,韦尔奇最终赢得了这场严酷的耐力竞赛。这种严格的、马拉松式的领导人选拔制度是保证通用电气常用不衰的重要法宝,也是任何外部选拔机制不可比拟的。

美国的西屋电气公司,70年代是与GE公司处在同一水平上的竞争对手。但由于接连选错了5个CEO,这个曾经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公司现在已风光不再。

解析:企业在选择高层管理人员时,应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企业内部。如果需要从外部进行选择,则需要从技能、素质、管理理念和价值观念多方面仔细考察,尽量减少可能由此带来的风险。

2、菲利浦高层变革

上世纪90年代初,在飞利浦公司处于危难之际走马上任的迪默,尽管他本人是通过内部晋升走上CEO位置的,但为了改变当时的组织文化,形成创新、参与的组织气氛,他对高级管理层进行了大幅的人事改革,直接从企业外部进行招聘。到1994年中期,原来的高层管理者只留下4名,而且14名高层管理者只有5名是荷兰人。到1993年底,飞利浦公司的财务状况就得到了根本性好转。

解析:在管理者的选拔过程中必须有目的地考虑文化的因素,无论是文化的吻合还是差异。内部选拔可以承载和传递强势的企业文化,外部招聘的新鲜血液可以给企业文化中带来新的元素,促进企业文化的完善和提升,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健康发展。

 

内部选拔优先还是外部招聘优先,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才、不同环境和阶段的企业应采取不同的选择,必须视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定。这就需要企业在既定的战略规划的前提下,在对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分析和未来情况预测的基础上制定详细的人力资源规划,明确企业的用人策略,建立内部的培养和选拔体系,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地展开招聘选拔工作,给予企业内外部人才公平合理的竞争机会,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保证企业未来的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296463.html

更多阅读

战略性人力资源 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转型

     “世界正在迅猛地变化,这次变化与以往不同,是一次结构性变化,而且速度非常惊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根据外界的动向而调整,实现一场‘由外向里’的战略变革。”长江高层管理教育主任、原IBM新兴市场首席人才官邰宏伟在近

人力资源管理:经济转型倒逼人性假设重建

    在网上发了一篇人性假设的博文:《从王充的“智力变量”看管理中的人性假设》,主要是针对“智慧人假设”而言的。文章虽然被不少网站转载,但也有网友认为“作者写的是无用文章”。如果指责作者个人“没有识见”,那无关大局;但认为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2)

  该项研究,基于韩国有子公司的跨国公司,以及当地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的142份调查问卷,针对5个方面的高员工参与人力资源措施(广泛的培训、赋权、人事安排的精挑细选、与表现挂钩的薪酬、工作要求的广泛)的突出特点展开调查,并因统计原因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如何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记者:那么,HR在建设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HR如何成为企业的战略伙伴? 江兴华:HR要想成为企业战略的伙伴,首先,“三况”要敏感。每出差一个城市,我喜欢选择靠近商业圈的酒店住下,在忙完公事之后,就喜欢去看看其它品牌的皮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新员工培训,迈好第一步

    王飞是某通讯工程技术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职员,最近刚刚被任命为负责培训的主管,工作内容其中一项就是新员工入职培训。近期公司根据业务的需要又招聘了一批新员工,明天就要报到了。怎么能够让新员工更快更好地融入企业、进入角色

声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内部选拔VS外部招聘》为网友海蓝色裙子少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